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思覺失調 常被誤認抗壓性低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2 01:08: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思覺失調 常被誤認抗壓性低
趙容萱

 
醫師劉怡君提醒,思覺失調症的可能症狀。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劇中人物應思聰扮演「思覺失調症」患者,到底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台灣衛福部台中醫院精神科醫師劉怡君說,思覺失調症是腦的疾病,主要和體質有關,終身盛行率約1%,發病年齡早,男性約10到25歲,女性落在25到35歲,常會被誤為「抗壓性低」、無法獨立等,初期症狀包括變得不愛社交、工作退步,抱怨被監聽、監視,疑神疑鬼,思考或言談缺乏組織、無法規律生活等,都可能是罹病警訊。

思覺失調症在早年被稱為「精神分裂症」,由於讓許多病友與家屬因為社會的不解與標籤化,難以得到支持與幫助,經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劉怡君舉例,一名30多歲粉領族從事服務業多年,開始恍神、自言自語,甚至無故與顧客吵架,主管已查覺異狀,建議就醫,但家屬無法接受,最後女子症狀嚴重,遭解雇,家屬帶女子求診,經過多次門診、會談、用藥治療,三個月後病情穩定,如今重回工作崗位。

劉怡君說,初期常伴隨生活習性改變,例如社交退縮、不想工作、常抱怨身體痛,但檢查又正常,對聲音過度敏感、疑神疑鬼等;疾病一旦發展至急性期,性格迥異,易激躁,妄想有人要加害、被監聽、監視,若無及早治療,個案認知功能將會提早的退化,降低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劉怡君指出, 「思覺失調症」 常在青壯年發病,因此常被誤認為病患「抗壓性低」、無法獨立或父母教養問題等因素造成,所幸拜醫療的進步,有許多相關藥物得以協助病患康復。另外,除了急性期,個案可選擇門診治療,無法規則就醫的個案也可以選擇居家治療。

劉怡君提醒, 良好的家庭支持,顯著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因此家屬如何適度減壓,包括安排休閒活動、參加支持團體、找心理專業人員諮商等,相當重要。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23: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