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只要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學,都能得到結果。
但是任何一個法門,原則都是「專」,專精而不能夾雜,夾雜就錯。
果然不夾雜,那真是《華嚴經》上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個法門就是無量法門,無量法門就是一個法門。
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這一個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如果你參禪、參話頭,或者觀心,這一個法門,也是無量法門,決定是圓融含攝的。
因為他得到清淨心,清淨心中一念不生,所有法門都放下。
心裡若起一個分別心,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都掌握不到,都抓不到,所以最忌諱的是妄想、分別、執著。
《華嚴經》上,佛把眾生的病根說出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所謂「證得」就是指清淨心。所以,你要想真正證得,一定要正定聚,把心定在一門上,定在一個法上,就正確。
不管那一宗,那一派,不管你學什麼樣的經論,只要把心定在一門,決定成就。
這個原理通一切宗派,通一切法門,決定不能懷疑。
第二、「邪定聚」。
邪定聚指修行決定不能成就。
他有沒有定?他也有定。
定裡有摻雜,或者有疑慮。
雖有定,還有妄想、執著。
像世間的四禪八定,出世間的九次第定,都有妄想、執著。如果沒有妄想、執著,阿羅漢、辟支佛怎麼不能明心見性?
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二乘人、權教菩薩,我執雖亡,法執猶存。
你就曉得法執,還是屬於妄想、執著。
比起凡夫,他們執著輕,我們凡夫的妄想、執著重,可是他還是沒有辦法明心見性,道理在此。
這是邪定聚。所以在楞嚴會上,佛看二乘人都是外道,邪知邪見。這一種稱為「門內外」,是佛門以內的外道。 |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