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法講契機,四教經典各有其適合不同程度的人為對象。
若以根性而言,我們煩惱重、缺智慧,似應屬於下下根。
讀《六祖壇經》,知道六祖所教的對象是上上根。
但有一種經典適合於一切高下程度,如中國人念的《四書》,七歲入學讀《四書》,到鬍子白了還念《四書》。
外國找不到這樣的教科書。
佛教其他各宗亦均有修學層次,唯獨淨土經典適合所有不同根機,程度不同而得益則同。
本理立教,依教奉行。
教即教學或稱教科書,包括學習與方法。
教學有理論為依據,尤以此經有深廣理論的基礎。
佛希望我們依照經典的理論與方法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以經典的理論變為我們生活的實踐,無論何經,其理論均可證實。
本經經題所說「佛說大乘」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即指本經)。
諸佛如來所證的理體與境界亦為我們自性中具足的。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修行的依據,即一句彌陀,莊嚴自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