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下皆為別,各不相收。就後十五,復分為二:前五、先觀彼土依報莊嚴,後十、觀彼正報殊勝。
就前五中,又分為二:前二、觀彼所依境界;觀水成冰,見冰為地。
後三、觀彼莊嚴之相。國土莊嚴,不出三種:樹即觀彼林蔭,池即觀彼流泉,樓即觀臺閣。
地觀為總,攝餘三故。
樹等為別,皆依地故。
就後十中,復分為四:前三觀佛—第七觀佛坐處,第八觀像表真,第九正觀佛像。
十與十一,觀佛侍者,左右分殊。十二十三,總觀三聖,普雜不同。
十四五六,觀佛徒眾,三輩差降。」
淨影疏云:「此十六中,初之七門,觀其依報。
後之九門,觀彼正報。前言『汝當諦觀彼國』是初七觀。
『淨業成者』,是後九觀。觀別如是。然今文中,初之六觀,一處論之。
後十觀門,一處而辨。華座之觀,應與前六一處論之;以與佛觀相起義便,故在後說。」
今依文便,分為二科:初、觀依報,二、觀正報。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