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巴金森氏症也會失能? 提升肌力照護這樣做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14 02:58: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此疾病的症狀多樣化,包括動作障礙、精神症狀及失智症,症狀惡化的速度很快,大約30- 50%的患者在患病3- 5年內會合併出現失智症,80%的人在十年後會有失能的情形。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全球罹患帕金森氏症的人口也逐漸攀升,台中童綜合醫院與財團法人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舉辦「專家談巴金森氏症之預防治療及社會資源」衛教講座,藉由專家面對面交流活動,幫助病患與家屬釐清疾病概念,改善巴金森式家庭的身心環境,學習運用社會資源,並教導巴金森氏症患者延緩疾病的運動技巧。

巴金森氏病症狀多樣化 80%在十年後會失能

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崇文主治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病是一種會影響活動的腦部疾病,隨著時間病情會漸進式演進,目前40 歲以上人口,巴金森氏病的盛行行率約0.3%,70歲之後約有2-3%的人口罹患此病,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全世界估計有800萬名患者;此疾病的症狀多樣化,包括動作障礙、精神症狀及失智症,症狀惡化的速度很快,大約30- 50%的患者在患病3- 5年內會合併出現失智症,80%的人在十年後會有失能的情形。

巴金森氏症身心負擔大 家人支持扮演要角

在醫務社工及病友照顧組織中有豐富經驗的中山醫大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侯建州副教授指出,隨著巴金森氏症靜止性顫抖、臉部表情僵硬、平衡失調的症狀出現,影響病人原有的社會角色,這時家人的支持與包容會相對重要;因此,家人需一起從日常起居開始調整適應,例如:用餐時調整速度陪伴患者緩慢用餐、更改衣服的穿法從頭套改為鈕釦或拉鍊、增加止滑墊與保持家中整潔等,並用正面的思考角度,把疾病當成重新認識家人的機會、學習營養學等專業知識的機會,才不會被負面情緒壓垮身心。

漸進式增幅的大動作 助延緩神經退化

儘管目前藥物治療能幫助病患在某些時間保持「正常」,不過如果能配合物理治療師加強訓練,更能保持及延緩運動神經退化。臨床經驗超過22年的弘光科大物理治療師呂麗華教授說明,巴金森氏症患者因肌肉僵硬姿勢不良易駝背,並且平衡感不佳,所以常常會跌倒,建議日常可藉由漸進式增幅的大動作,延展肌肉和軟組織,增加關節的靈活度和肌肉力量,如:坐在有背靠的椅子上練習腹式深呼吸放鬆運動,緩慢伸展頭頸軀幹,並將手肘伸直、肩外旋展,延展胸腔肌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9 05: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