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培植之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2-21 14:23: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培植之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今中外,對人才的培植,莫不同等重視。戰國時候齊國孟嘗君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就是以培植之道來造就人才。但是何為「培植之道」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植樹要培其根:樹高千丈不離根,如果根部腐爛了,養份無法吸收,就不可能有花繁葉茂的果,所以澆灌樹木的枝葉,不如從根部好好培植,不可因其隱於地下而忽視;只要根不壞,荒地也能開花。植物的「根」,好比佛教常講的「因」果;在世間上,一切都是由根本發展出來的,所以做人要「立定腳根」,解決問題要「探究根本」,生命也要「追溯本源」。有根,才能開花結果;無根,就如浮萍,難以安身立命。

  第二、植德要培其心:經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所以古代的仁人君子,都很重視心性的修養。心是一切行為的主宰,正如花開千層不離心,六祖壇經也說「一切福田不離心地」,心念好好善護,行為才能在正軌上發展,所以要培植道德之花,必定要從心靈上著手,出言吐語才會芬芳遠播

  第三、植量要培其廣:常言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但是有的人卻「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其實,「與眾分食」才是滋味無窮。《老子》譬喻「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一種心量;而佛菩薩也有「心如虛空,量周沙界」的寬宏,正因為心裡有無量的眾生,才得以圓滿成就菩薩道。所以,稻穗、花海廣大成片,才能令人賞心悅目;人的生命經驗要傳承,也要有教人的胸懷雅量,才能廣被天下。

  第四、植福要培其勞:一個人的福德因緣,不是上天平白賜予,也不是父母師長愛護就能成就。華麗之屋起於一磚,錦繡之衣織於一縷,成就必須靠自己,所謂自己種自己收。植福就像開發田地一樣,需要胼手胝足、辛勤耕耘,才有收成;唯有經過自己努力付出,才能體會、珍惜。

  國家的文化要優良、社會的制度要健全,都需要用心培植;甚至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基因是可以透過培植而改變的。凡事只要我們肯用心培植,未來就有無可限量的希望,因此「培植之道」有四點:

  第一、植樹要培其根。

  第二、植德要培其心。

  第三、植量要培其廣。

  第四、植福要培其勞。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22: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