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最初在菩提場成道,就是坐在菩提樹下宣說華嚴經六品十一卷;第二會在普光明殿,說經六品四卷;第三會在忉利天,
說經六品三卷;第四會在夜摩天,說經四品三卷;第五會在兜率天,說經三品十二卷;第六會在他化天,說經一品六卷;
第七會重在普光明殿,說經十一品十三卷;第八會也是在普光明殿,說經一品七卷;第九會在逝多林,說經一品二十一卷。何謂「逝多林」?
「逝多林」是墳場。下本四萬五千偈傳到中國,還有五萬五千偈九品尚在印度,而沒有傳到中國來。
雖然不足,但是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均已全備。所以中國唐朝清涼國師弘揚華嚴時,認為這部經可作為全經。
清涼國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他專講華嚴經。清涼國師名澄觀,字大休,會稽人,俗姓夏侯氏,生在唐玄宗開元戊寅年。
身長九尺四寸,兩手過膝,有四十顆牙齒,夜間眼中放光。建中四年時,寫華嚴疏鈔。
該書是華嚴經註中最有名的。未寫前,他先求華嚴海會菩薩加被,幫助他完成使命。
當夜夢見一巨山嶽,萬丈金霞,光逾皎白,連大接地,纔知此是光明遍照之意。
此後註華嚴疏鈔便振筆疾書,不加思索,四年完成。
後夜夢自己變成一條金龍,又化成千千萬萬,無量無邊的龍,飛到其他世界各處。這是華嚴境界,一般人說這是表示流通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