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警覺之要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6-30 10:08: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警覺之要

  生活要時時懷有警覺心。警覺世間無常,就會愛惜時光;警覺人情冷暖,就知道謹言慎行;警覺世間的憂悲苦惱,才能提得起、放得下。如何提高人生的警覺?有四點需要:

  第一、要安而不忘危:人生活在平順穩定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了各種潛在的危機,一旦危險發生,則來不及應付,所以平時應有憂患意識,以防患未然,不致留下遺憾。飛鳥類在未雨之前,就懂得修護巢窩;臨冬前的動物也知道要儲存糧食,惟恐冬雪不便;同樣的,人在擁有財富的時候就應廣結善緣,布施貧乏。有朝一日,當你有困難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人來幫助。

  第二、要存而不忘亡:世界上許多功成名就的人物,年老時仍不願交棒給後人,未能將身後事處理好,讓如日中天的事業而告中斷,甚至百年後,兒孫為了爭奪遺產,惹得烏煙瘴氣。因此,當我們身體康泰的時候,就應該想到生存與死亡只是一線之隔,死亡無時無刻不伴隨在我們身邊,人不能只想求生,卻不預做死亡的準備,一但事實昭然,就措手不及了。

  第三、要治而不忘亂:唐朝大醫家孫思邈說:「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意思是說從事醫護之人要有「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中國古聖先賢治理天下,常常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佛教治心亦然,教以止觀,洞察心機之始。因此,處於順境時,應有遭受逆境時的預備和防範,方能臨危不亂。

  第四、要得而不忘失:人生在世總有得失,即使甜如蜜的愛情,亦如流水,時而載舟,時而覆舟;縱使富比王侯,十年風水轉,黃金變糞土,將相公侯變成階下囚。所以明朝憨山大師〈勸世文〉說:「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如同九月霜。」杜甫〈縛雞行〉載:「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世間無論什麼東西都不是永恆存在的,因此對於人、事、物的無常變化更應該提高警覺,身心才能獲得保障和平衡。如何提高警覺?有以下四點:

  第一、要安而不忘危。

  第二、要存而不忘亡。

  第三、要治而不忘亂。

  第四、要得而不忘失。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8 17:1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