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二取相懺、由內具至誠心,外對佛像前,發露懺悔,將自己過去,或現在所作種種錯誤行為,坦誠公佈,求佛證明,誓不再犯。
或修禮古德所編成的各種懺悔法,如大悲懺,淨土懺,地藏懺,水懺,梁皇懺等,或天天禮拜,或定期七日,七七日,於其中間,
專心一意,懺悔業障,期感瑞相,如佛來摩頂,忽覺身心泰然等,是名取相懺,能滅煩惱性罪。
三無生懺,亦名實相懺。是端坐正心,運用智慧,觀無生法,達實相理,一切法本無生滅,罪性亦然,生是幻生,滅是幻滅,罪性本空。
如觀普賢經言:「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所以說:「罪由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皆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實相懺悔,能滅障中道的無明煩惱。
又懺悔有事懺,有理懺,有具足懺三種。事懺有二,一是依照古德所編各種懺悔法,定期修習。二是依方等經,佛名經所說,
先嚴淨道場,燃燈敷座,請供佛像,著新淨衣,長齋沐浴,供佛及僧,然後生慚愧心,厭離心,說罪懺悔,名事相懺。
理懺,是觀罪性空無所有,不在內外中間,來無所從,去無所住,但由妄想心生,若妄想心滅,此罪亦滅,是名理懺。
至於普賢觀經所說:晝夜六時,對十方佛,及普賢菩薩,遍懺六根,所作之罪,是事懺;若觀心無生,端坐正念真如,是理懺。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