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雕刻雕塑] 中國傳統手工藝,木雕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25 21:27: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中國傳統手工藝,木雕

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中國木雕,分布極廣,此衰彼興,潮起潮落。由於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資源條件,取材不一,工藝不同,形成了諸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

在我國,木雕流派大多是以地域來區分的。例如: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泉州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北京宮燈,台灣木雕,寧波朱金木雕,雲南劍川木雕,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蘇州紅木雕刻,上海紅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江蘇泰州彩繪木雕,山西木雕,山東濰坊紅木嵌根雕,上海黃楊、白木小件雕,遼寧永陵樺木雕,貴州苗族龍舟雕、面具雕,江西儺面具雕,湖北通山木雕、咸浦邦木雕,天津木雕,東山海柳雕等等。

這些木雕流派在全國或者當地都極具影響力,而最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五大流派被稱為"中國五大木雕"。


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兩宋時期木雕作品較為多見,這時的木雕已採用組織細密的木材為載體進行製作,這就有利於木雕作品的傳世。我國的一些廟宇里還保存有宋代的木雕作品。

元明時由於海外貿易的急速發展,木材種類有所增加,許多由海外進口的硬質木材,是木雕工藝得到長足發展。

明清期間是木雕藝術的一個輝煌時期,湧現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藝人及其作品,是古代木雕藝術的一個高峰。

清末至民國年間由於政府的腐敗,國力的衰退,外強的侵略,民不潦生,木雕藝術從此衰落,藝人名家也只能淪為匠人餬口度日。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民間工藝得到了保護及挖掘,木雕也重新渙發出生命,湧現出一批國家級大師。他們的作品,工藝精湛,秉承傳統,立意深遠,謳歌時代,體現了大師們立足傳統,銳意創新,直抒重獲新生的胸懷和報效國家,知遇之恩的深情。

國家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國富民強,黨和國家對民間工藝的大力扶持,喚起了民眾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熱愛與追求。逢此盛世,民間工藝美術有了新的飛躍,木雕藝術也不例外。面對實際情況,在全國工藝品展出中,優秀作品的作者年齡偏大,年輕作者寥寥無幾。如何有效地保護民間藝術,延繼民間傳統文化已成為政府、學者及藝術家們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


手工木雕漸漸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價值,越來越處於社會文化的邊緣。要想使木雕作品在市場中站住腳,就必須拿出無法大量機械製造的優秀藝術作品,這就要求作者本人有高超的技藝。但掌握全面紮實的技能決非一日之功,眾多藝術大師很希望能找到好的弟子,讓自己的手藝能傳下去,發揚光大,但是對民間工藝感興趣的年青人不多。無論哪一種工藝門類,都要求作者對工藝事業本身很熱愛,要專心,肯動腦筋,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外界的誘惑。

民間工藝多以家庭個體製作經營,在經濟來源、作品銷售等方面都尚無很可靠的保障。特別是在繼續、延續、繼承和發展上困難和問題更多。如果沒有很合適、理想的家族繼承人,社會又沒有關注和給予支持,很多民間藝術珍品可能會在我們這一代出現斷代現象。這就迫切的需要我們進行文化搶救,使這些珍貴的藝術品和藝術形式得以保護。但所遇到的困難則是,由於機器製造業的高度發展,越來越擠壓費工時的手工操作。如一件簡單的木雕,花上幾天時間是很普通的事,而用機器只需數十分鐘。同樣一件作品,由於成本、價格差異太大,致使手工製作的在市場上占有的份額越來越少。其次,正因為利潤空間擠占了民間手工藝品的生存空間,在低成本的逼迫下,粗製濫造的手工木雕品比比皆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1 22: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