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1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752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叩齒除可召神施法外,還可以養生
掐訣叩齒,是道教齋醮科儀上的一種儀式。具體是指高功在齋醮行功作法過程中的以掌指叩齒動作。具體如下:
高功法師的右手執法器,用左手手指掐訣,手指要按照一定的部位或捏或掐,其意思是代表不同的口訣。與此同時,上下兩齒相叩,其目的是以集神驅邪。叩齒,就是擊動天門而感應。左叩,意指鳴天鐘;右叩,意指擊天磬,凡是需要制伏驅降妖魔鬼怪一般都用這種方法。門齒上四下四,八齒相叩,意指鳴法鼓,可以通真格上帝,通常在向上帝朝奏時要用到這種方法。上下三叩成二十四通,這樣就是完整的“鳴法鼓”。一般,在道教醮儀開始時,都會有鳴法鼓二十四通,也就是要三叩門齒,以朝奏上帝。
而養生方面,“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葛洪仙人是道術與醫術並重的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因而熟讀醫書,凡金匱、綠囊、崔中書、黃素方、百家雜方五百餘卷,以及各家所撰《暴卒備急方》數百卷;又對於針灸方面的“明堂流注假側圖”加以批判——《隋志》醫方類著錄有《黃帝明堂偃人圖》十二卷、《扁鵲偃側針灸圖》三卷,均不著撰人。經選集之後,成為《玉函方》百卷;然又深感百卷之數,仍卷數過多,內容繁雜,經采其要約,遂成就《肘後救卒》又稱《肘後備急方》三卷,其內容皆是“單行徑易,約而易驗”的救急藥方,很便於使用。
其中類似的養生原則,完全遵照預防醫學的思想原則,就日常生活上的需要,其中有三四種,是很普遍的保健常識,簡單易行並行之有效。如堅齒之道:能養以華池,浸以破液,清晨建齒三百過者,永不搖動。其次則含地黃煎,或含玄膽湯,及蛇脂丸、硯石丸、九棘散。則已動者更牢,有蟲者即愈。又服靈飛散者,則可令既脫者更生也。
堅齒之道,在上清經派如《真誥》中常提及,稱為叩齒、叩天齒、溯天津等。顏之推曾有《養生篇》,說:“吾嘗患齒,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樸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行之數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此輩小術,無損於事,亦可修也。”這是顏氏家訓文字,借此教誠子弟作為保健之用。
明代傑出的醫學家張介賓在《景嶽全書》中介紹了他親自實踐的護齒、健齒經驗:古有晨昏叩齒之說,雖亦可行,然而谷穀震動,終非盡善之道。余每因勞因酒,亦嘗覺齒有浮突之意,則但輕輕咬實,務令漸咬漸齊,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又凡欲小解時必先咬定牙根而後解。則腎氣亦賴以攝,非但固精,亦能堅齒,故餘年逾姑息,而齒無一損,亦大得此二方之力。張氏提出的咬齒,可視為叩齒法的一個羽量級的改變方法,是用力刺激的程度不同而異。叩齒與咬齒,都屬於牙齒的自我按摩運動。他通過自己親身實踐,提出牙齒保健經驗,值得重視。
【叩齒吞津】所謂叩齒,說白了就是空口咬牙。先把下頜骨往前移動,讓上下門牙能夠咬住,之後稍微用力叩擊即可。然後記得再把下頜骨收回,讓上下臼齒咬合住,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
叩齒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輕叩、重口叩、輕重交替叩。其中,輕叩適合已經患有牙齒疾病的患者;而牙齒健康的人,則可以採取重叩或輕重交替叩的方式。剛開始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著鍛煉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和力度,一般以36次為宜。
叩齒後,調息吐納,用舌在口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36次,當感覺有唾液產生並漸漸增多後,以舌尖抵上齶部以聚集唾液,然後分三次徐徐咽下。
【養生療效】納氣補腎:腎為“先天之本”。叩齒健腎的機理有二:一是“齒者,腎之標”,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易於鬆動,甚至脫落。牙齒健否是腎健否的標誌之一,叩齒能健齒、充腎精,故可健腎。二是腎“在液為唾”,唾為口津是唾液中較稠厚的部分,叩齒催生唾液,是謂“金津”,又稱“玉液”,“津”通於“精”,為腎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故可健腎。
強骨益腦: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為腎精所養。叩齒能健腎,充盈腎精,利及骨骼,持恒進行,能致骨堅,故可健骨。“腎生骨髓”,而腦為髓海,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腦發育健全,就能充分發揮其“精明之府”的功能,故可健腦。
耳聰目明:腎中精氣充盈,髓海得養則耳聰;腎中精氣虛衰,髓海失養則耳鳴甚或耳聾。“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精氣充盈則目能辨五色。叩齒能充盈腎精,故可聰耳明目。
美顏榮髮:叩齒可活動面肌,加強面部血液迴圈,改善面膚的營養,進而美顏。髮的生長賴於精血,精血充盈,則髮長而光澤;精血虛衰,則髮白而脫落。腎藏精,“其華在髮”,叩齒可使腎精充盈而榮髮。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