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普濟群倫
曇摩耶舍譯師,西域罽賓國人。他幼年時即勤奮好學,待年紀稍長,即開始博覽諸經論。平日以修禪定智慧為定課,日夜精進不斷。每當於樹下修習時,常苛責惕勵自己:「歲月磋砣,已將三十之齡,卻仍未證得道果,這都是過於懈怠之故。」於是持續數日,不眠不食,刻苦懺悔罪業。
有一天,他於夢中感得博叉天王告訴他:「出家僧人應以弘化四方為志,有普濟群倫的胸懷,豈能只求自身之解脫?解脫證果,必須藉助眾多因緣的磨鍊,方能成就。」曇摩耶舍從夢中驚醒之後,便開始遊歷各國。
東晉隆安年中,曇摩耶舍來到廣州,住於白沙寺,由於他善誦《毗婆沙律》,所以人稱「大毗婆沙」。收有徒眾八十五人,並宣說緣起法,並譯有《差摩經》一卷。
義熙年中,他遷移至長安,受到崇信佛法的姚興優寵禮遇。當時曇摩掘多從印度來到中國,兩人共同譯出《舍利弗阿毗曇論》二十二卷。其後再至江南,住於荊州辛寺,大弘禪法,四方前來求法者,達三百餘人。
釋初參曰:曇摩耶舍譯師,以刻苦精進之修持,感得博叉天王教示,從而遊方教化,大開法筵,不僅只為自身求解脫,更能普濟群倫。修行者,不能只是獨善其身,只重個人修持;或是忙於經懺法務,不知不覺會偏離佛道日遠,如此便不能自他兩利。
(星雲大師全集)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