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8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7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股海自由行/大盤築底 留意利空不跌訊號
聯合新聞網 2022/05/08 00:54
全球金融市場像坐雲霄飛車,忽而大漲,忽而大跌,操作難度極高,自年初以來的跌勢究竟結束沒有,眾說紛紜。
筆者以自行歸納的定錨原則檢視最新數據,將未來盤勢發展分成三個情境,推測以逐漸進入震盪整理的可能性最高,繼續探底的機率居中,立即上漲的可能性較低。
首先考量資金面,大多數國家利率走高,熱錢迅速退潮是不爭的事實,這將使的所有高估值和高基期的商品進入修正段,而近期科技股和加密貨幣的走勢正是反映這個因素。
美國聯準會(Fed)在5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後宣布升息2碼,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調高至0.75%-1.0%,並將從6月1日起縮表,每月減持最多300億美元公債與175億美元抵押擔保證券(MBS),三個月後減持規模各擴大一倍至600億與350億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Fed主席鮑爾暗示並未考慮在6月升息3碼,投資者一度以為Fed態度轉鴿,但是其實鮑爾指出,政策是通過抑制需求來對抗通膨,並不能真正應對供應衝擊,Fed對戰爭和疫情惡化等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的問題無能為力。
換言之,戰事、病毒等變數仍在演變,當物價居高不下,Fed能做的事有限,持續或擴大升息並無不可能,而除中國大陸、日本個別因素外,加拿大、南韓、英國、印度、冰島、巴西等國家先後調高利率,下半年歐洲央行(ECB)也可能加入行列。
台灣央行在3月已升息1碼,面對著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27%,創下九年半最大漲幅,市場開始預期,如果物價沒有下滑趨勢,6月的理監事會議會再度調高政策利率幅度半碼到1碼,海內外資金水位下降已成定局。
再從景氣面觀察,每個月月初世界各國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特別是製造業具領先性,可據以推測經濟動向。
先進國家的景氣雖然降溫,但仍在擴張期,美國4月ISM製造業指數為55.4,低於3月的57.1;歐元區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5.5,低於3月的56.5;日本的4月PMI終值是53.5,低於3月的54.1,惟均高於50的榮枯分界點。
新興市場好壞參半,中國大陸因疫情封控因素,官方版4月製造業PMI為47.4,低於3月的49.5,民間版的財新PMI為46,低於3月的48.1;印度4月PMI則是54.7,較上個月的54.0為高;巴西的數據是51.8,較3月的52.3回落。
台灣4月PMI為56.3,較前值下跌1.5個百分點,不過,新增訂單轉為緊縮以及生產指數的擴張速度大幅趨緩是隱憂。
綜合而言,以Fed為首的央行貨幣政策轉向緊縮,升息與縮表循環啟動,投資者退場資金移轉,可是,主要國家經濟成長趨緩,但尚未出現衰退,中國大陸因「動態清零」而數據低迷,下半年有機會走出谷底。
所以推估,股市最可能走勢以震盪整理消化賣壓為主,若是戰事擴大、通膨嚴重、升息過速、疫情不退等因素澆滅景氣的火苗,再探底的機率仍然存在;在資金和經濟都不利的大環境,股市立即止跌回升可能性較低。
操作策略上,以回檔分批布局為主,「利空不跌」將是大盤真正築出底部的第一個訊號,由於主流族群尚未出現,投資標的以高股息、低波高息、精選股利、優質高息、永續高息等ETF為主,台灣50(0050)、加權指數等相關ETF亦可列入參考。(作者是資深證券分析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