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臺灣妙妙廟─抗荷義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14 00:46: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臺灣妙妙廟─抗荷義士

  母親節期間到彰化縣伸港鄉一遊,發現了一間崇祀抗荷義士的廟宇。

  荷蘭人統治臺灣距今已經有將近四百年歷史,驅逐荷蘭人這頭號大英雄當然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鄭成功,但在鄭成功用兵臺灣之前的三十八年間,因為不滿荷蘭人統治而起來反抗的人物應該也有不少,只是許多不見於史書罷了。(根據記載大約有20到30次較大規模的抗荷活動,其中以郭懷一最為有名)

  一般像這種史書無載的情形,立廟祭祀恐怕都用「萬善爺」、「大眾爺」之類的稱呼。因此在伸港鄉有這麼一間祭祀抗荷義士的廟宇,而且留下姓名,實在是罕見。此廟位於彰頂路七段,彰化縣伸港鄉大同國小附近,廟號為「民安宮」。

  廟中主祀柯府義士,義士姓柯名力,其事蹟不見於史書,根據父老相傳。柯義士係明朝末年跟隨鄭芝龍來台開墾,於鹿仔港口附近仁嘉庄定居,後荷蘭人入侵臺灣,與原住民聯兵攻打此地,柯義士為保鄉衛土,不幸在與荷人抗戰的過程中犧牲,鄉人為紀念義士,立小祠祭拜之。

  清朝光緒年間,鄉民黃淺將奉祀義士之簡陋小祠改建為土角厝。後日人據臺實施皇民化運動,漢民信仰轉為地下化,黃淺也暗中供奉柯義士。台灣光復後,由鄉民黃同將廟宇改為磚造並更名為「民安宮」。1995年再度重建,1997年入火安座。

  以上資料是根據民安宮中沿革志而來,但因部分年代有疑問,所以僅取其大意而已。

  廟宇中的義士像頗新,或許是近年所刻,早期不知道是否有塑像,而現今的這尊塑像相貌不知根據何在,也許是雕刻師自行創作,或是有信徒被託夢得到的資料。

  民安宮柯府義士的事蹟,說明了伸港鄉一帶漢人入墾甚早,而此地早先有原住民居住,荷蘭人或許利用漢人與原住民的土地糾紛,煽動原住民攻打漢人聚落,這應該是臺灣早年常見的現象。

  民安宮中之告示提到門神也要插一炷香,不過我找了又找就是沒看到香爐在哪。

  宮外廟埕寬廣,廁所頗大,看來香火應該相當旺,經費充裕。

  在返家的過程中,於和美鎮看見了有趣的地名(離民安宮不遠),直覺這應該是「番社」才對,問了附近早餐店老闆,他們說跟原住民無關,但不知道為什麼叫做「還社」。直到我走出店門,一名買早餐的先生告訴我說是番社沒錯,後來才改為此字。

  果然民安宮附近早期是原住民的地盤,這個地名的由來如果不記載下來,搞不好一百年後的人看到「還社」會不知所云,更嚴重者或許會有好事者望文生義,編造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說不定。

後記

  在網路上找到了和美鎮「還社」的資料,原來此地過去為巴布薩族阿束社的地盤,該社又可分為東勢社和西勢社,但阿束社在西元1718年因大肚溪水暴漲,社地遭到淹沒,遷居到埔里建立梅仔腳部落。光復後地名被雅化為「還社」。

  看來此地名由來已久,而阿束社人很早便遷居埔里,要想在這裡找到巴布薩族的後代大概是不太可能了。

(樂風的民藝筆記)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9 01:1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