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3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22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正月初八「順星節」,民間有「拜太歲」習俗,有何講究?
2023/01/28 來源:色香味道
正月初八,順星節,民間有拜太歲,順星習俗。
根據民俗文化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守護星」,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一共有九顆,分別是: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
民俗認為,人一年的命運如何,與這位當年的「守護星」有關,而道家認為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即「諸星下界」之日,所以在這天有祭祀星君(即順星)儀式,以祈福獲得星君一年的垂佑。
什麼是太歲?
《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
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簡而言之,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也是最大的一顆,其公轉周期約為12年(11.8618)。我國古代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地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木星既是星辰,也是漢族民間奉祀的神祇之一。
《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五行屬木,因而命名。
受道家思想的傳播,值年太歲(流年太歲)被人格化為不同的神祇,在所有神祇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凶禍福。
2023(癸卯年)當值太歲為皮時大將軍。
正月初八,拜太歲順星節的吉時為甲辰(7-9點)、丙午(11-13點)、庚戌(19-21點)、辛亥(21-23點),此四個時辰可以祈福。
undefined
《燕京歲時記》:「初八日,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一百零八盞,焚香而祀之(北斗),謂之『順星』」。
我國自唐朝開元年間始,「祭星轉運」就很流行,以星辰和具體人的流年對應,並以此推斷禍福吉凶。這在現在看來是很神秘的。
很多人聽說過「化太歲」的民俗,順星節的說法與其類似,即「吉星要順,助長好運祥;凶星要躲,避開凶煞」,符合大眾趨吉避凶,平安吉祥的美好願望。
其實對於「太歲」這一民俗傳統說法,大家也不必恐慌,甚至「太歲」還有吉星的寓意。
《三命通會》說:「日主和太歲相合相順,其年則吉」;
袁樹珊說:「太歲至尊,非煞也」。
其實通過祭拜、祈福,甚至算命的方式,獲取歲星「福星」的能量加持,更多的目的還是籍此以在新年伊始,反思自我,振奮精神,樹立信心,謀篇布局。
「順星」習俗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用仰望星空、燃燈舞龍、觀看花燈等形式代替,文明祈福,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正月初八,一路發發!很多商家和企業在此日都開工了。願2023疫情退卻,山河錦繡;祝各位在新的一年,兔飛猛進,宏兔大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