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守住本份、安心人定
濟公活佛恩師慈訓
人人可以為聖賢,人人可以為仙佛,在人有志無志耳。
有志不論在家出家都能修。有志者,在家妻為朋,子為伴,世事不能染,恩愛不能牽;以性命為重,以道德為尊,借住世法而修出世法。
無志者,世事看不破,重其假而輕其其,不知性命生死事大。
我勸爾等,早早看破,難修務必要修,難行務必要行。莫等無常到來,功名富貴不能帶去,就是這個臭皮色骸,埋在荒圻,肉化清風,骨入污泥,何況財物身外之事呢?
爾等既學聖賢,踏人我門,捫心自問?可有幾點堪與往聖比擬?有曾子之孝心?有舜帝之體親?有柳下惠之定性?有魯仲蓮之避嫌?有子路聞過則喜之勇氣?有子路有聞惟恐又聞之切行?有顏回之不還怒?不貳過?有伊尹之以天下為己任?
你們是一群深厚有淵源文化的人,你們更應該負起這種宏揚真理、宏揚道德的使命。因為你們所沐浴的道德文化最深厚。你們想要行萬里路,你們得先須有做聖賢的胸襟。不要只是貪眼前顧私利,當知道世間的變化難測啊!
徒兒當期許自己有聖賢之德,而非冀望有聖賢之位。
希望徒兒們都能夠擇善固執,雖然聖賢仙佛你們己不可能再遇到,但是聖賢仙佛的遺跡是可以追尋的;雖然聖賢仙佛所講的話,你們不可能再聽到,但是聖賢仙佛的史冊,你們是可以學習得到的。
徒兒既想學聖賢,先選好自己所要學的,接近於往聖那一位?起初先從有為人手,慢慢達於無為,有板有眼,道道地地的步其後塵,慢慢才能集大成,修得自性圓明,德性廣被。
心中無雜念,自然清清淨淨。人在苦海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守住本份、安心人定、找回本性、怡然自得、立定目標。
(道場講題網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