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6-7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5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92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綠電追進度 2030年拚900億度 6869雲豹能源 6793天力離岸 森威能源 世紀剛
2023/07/24
今年有4座離岸風場完工,加上太陽光電發電量也增加,綠電發電量至2030年會增加到900億度。
外界擔憂台灣綠電發展過於緩慢,不利台廠競爭。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坦言,近3年因為疫情干擾,加上台灣需要克服學習曲線,影響綠電發展;但今年有4座離岸風場完工,加上太陽光電也持續排除障礙,「綠電這幾年會大幅增加」。經濟部預估,到2030年,綠電發電量會增加到900億度。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去年我國綠電共有238億度,發電量占比約8.3%。經濟部預估,今年綠電會有280億度到300億度,綠電占比有望提升到10%。
離岸風電已超越陸域 今年還有4座離岸風場併網
今年上半年遇到旱災,水力發電大幅減少,前5月水力發電較去年同期減少58%,幸好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都較去年同期增加逾50%。累計今年前5月,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00.64億度,較去年同期91.7億度年增9.8%。
我國早期推動陸域風電,但單座風機容量小,國內最早的陸域風電已有20年以上歷史,但累計開發容量一直未超過1GW;離岸風電克服生產曲線後,近2年開始貢獻,今年也出現「黃金交叉」,離岸風電開發量2月正式超越陸域風電,截至5月為止,併網量來到1.15GW。
能源局表示,今年除海能風場已併網外,彰芳西島、大彰化東南與西南等共計4座離岸風場併網量達1.8GW。太陽光電方面,今年底需要完成的累積目標量為13.59GW,但截至5月止僅10.7GW,差距不小。
用電大戶扛義務 納管門檻擬下修
國發會規劃2050淨零碳排路徑,至2030年風電、光電兩大綠電支柱目標是40GW。經濟部現階段是光電到2025年要20GW,離岸風電則為5.7GW,經濟部預估,若可達標,屆時綠電度數攀升到426億度;風電2026年以後每年有1.5GW,光電則是2GW,合計就會突破40GW;以「風、光」開發量3.5GW試算,每年估計穩定增加近80幾至90億度,2030年綠電可達900億度。
經濟部強調,廠商需要綠電,RE100定義的綠電是像光電、風電、地熱等,不包括核電。經濟部也說明,「綠電供應會越來越多」,政策上也「加快綠電成長速度」,除改善行政程序、協助地方審查。另外,中央各部會審查也都改為併行審查,加快速度。
至於法規面,經濟部表示,持續針對能源發展修正,包括2021年上路的「用電大戶」條款,大戶們扛下增設綠電、儲能設備的義務,今年底將討論用電大戶門檻是否從5,000瓩下修,納管的大戶數量有機會再增加。
此外,今年5月底立法院也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以專章方式推廣「地熱」,同時也規定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築物,要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持續加速光電發展。能源局表示,已與營建署持續討論,拚子法年底出爐。
而外界討論聲浪最大的是離岸風電開發遇到阻礙,經濟部最新的綠電企業信保示範預計2個月內上路,由台電搭配輸出入銀行,可望排除離岸風場當前最頭痛的融資障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