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八卦山紅毛井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其他設施
現況地址: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42之11號(彰化市中山堂後側)
登錄理由: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深具時代背景,具有地方特色及歷史文化價值,並富人文(飲水、洗衣)的生活意義。與附近社區居民生活相關,為地方之教材及研究證物。
簡介:
據《彰化縣志》記載,彰化城周邊原有四口具價值的深井:「古月井」、「番仔井」、「紅毛井」、「國姓井」,而今獨存「紅毛井」仍有人汲水、洗衣,其他三井則已成記憶。
「紅毛井」位於八卦山腳下,位於現在中山路中山堂後側。相傳為17世紀中期荷蘭人統治此地時所開鑿,當時常有傳教士及士兵來汲水取用,因而得名。三百年來該井水源不絕,水清味甘,雖彰化市早已有自來水,附近居民仍會來汲用,並於井旁築有一小土地公廟祭拜。因井水未含石灰質,水質甘美,吸引許多品茗者汲水砌茶。然今因井水測出含大腸桿菌過高,取水者漸卻步。
彰化「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曾為「紅毛井」撰詩云:「紅毛去久矣,留得井一眼。市上水自來,抱甕人不見。木葉封井欄,泉味亦遂變。至今護井神,冷落香煙斷。」於民國95年(西元2006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彰化縣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