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3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鹿港文武廟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寺廟
現況地址: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青雲路2號
指定理由:鹿港文武廟為三合一式的傳統文教祭祀空間,是以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等三個體組成的一大建築群,見證歷史傳承,具有保存價值。
簡介:
鹿港的武廟、文昌祠、文開書院,三座建築物一字排開相鄰,相當特別。在鹿港街鎮的發展中,文祠位於鹿港的南方,遠離商業街道,符合文教區與書院的安靜需求。
文武廟:
鹿港文祠即為文昌祠,與文開書院相鄰。嘉慶16年(西元1811年)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出俸祿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的興建,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
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武廟主祀關聖帝君。嘉慶23年(西元1818年)廟宇因受風雨侵蝕,殿堂傾毀,由士紳發起重修,歷時一年餘,於嘉慶24年(西元1819年)完成修護。鹿港的文人曾於文昌祠內成立「拔社」,是鹿港早期的義學與詩社,文昌祠亦成為文人聚會的場所。
同治8年(西元1869年)鹿港同知孫壽銘發起重修文昌祠,並聘請進士蔡德芳掌教文開書院。光緒2年(西元1876年)文昌祠正殿因年久失修而傾頹,由董事施家珍等人募款重修,並增建二廂廊,此次重修,歷時二年餘,至光緒4年(西元1878年)完成修復。
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由蔡德宣發起重修文昌祠,大和行辜顯榮捐資,秀才鄭鴻猷監督工程。此次重修工程至大正5年(西元1916年)完成。
戰後,文祠、武廟成為駐軍軍營,民國64年(西元1975年)文祠遭回祿之災,建築物受損,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由政府依原貌重修。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與文祠武廟再度受損,民國91年(西元2002年)再度重修,至民國94年(西元2005年)8月完成修復。
文開書院:
道光4年(西元1824年)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泉廈八郊商紳捐資響應,至道光7年(西元1827年)完成書院的建築。名為「文開書院」,係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沈光文,字「文開」,於荷治時期至臺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開臺文化之父」。
鹿港文開書院共孕育多位舉人、進士,開啟鹿港文風的輝煌時期。日治時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率駐紮書院。昭和18年(西元1943年)日人將文開書院改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館」。龍邊廂廊內有二塊的碑記,分別為臺灣總督長谷川所書「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鹿港軍情御視察之所」碑及臺中州知事森田俊界所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視察鹿港遺跡紀念」碑。
民國64年(西元1975年)12月9日書院遭到回祿之災,正殿及後殿受損,並波及文昌祠,使書院一度荒廢。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修復,恢復文開書院的建築風貌,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暨<<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訂後指定為縣定古蹟。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再度受損,歷經數年的重修,於民國94年(西元2005年)8月完成修復。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與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皆有修復工程紀錄。
(彰化縣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