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3-3
- 最後登錄
- 2025-1-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84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25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棄台論」百家爭鳴?「另類棄台論」不過是美國利益至上新變種撰文:陳鄭為出版:2024-08-21 10:28更新:2024-08-21 15:06
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美台關係一直扮演極具戰略價值但同時又充滿變數的角色。近期,美國政界和學術界再度浮現新一輪的「另類棄台論」,引發了各界關注與討論。這一論點強調,美國應透過對台軍售來武裝台灣,讓其在潛在的兩岸衝突中消耗中國資源,而非直接介入台海戰爭。這一觀點背後,彰顯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冷酷現實,即美國的核心考量始終是其自身的國家利益,而非台灣的安全。
「棄台論」在美國政界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為了打開與中國的關係大門,在尼克遜政府推動美中接觸的背景下,一些美國政界人物開始討論是否應該放棄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以換取與北京的合作。彼時「棄台論」的支持者認為,中國大陸的地緣政治價值遠超過台灣,放棄台灣可以換來與北京更緊密的外交和經濟合作,進一步削弱蘇聯的影響力。
進入冷戰後期和冷戰結束後,隨著中美關係的深化和中國綜合國力崛起,台灣問題再度成為美國內部討論的焦點。1990年代,部分美國學者和政策制定者開始質疑台灣的戰略價值,並認為放棄台灣可以避免美國捲入一場潛在的台海戰爭,從而保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其他利益。這一時期的「棄台論」強調的是防止中美之間的直接軍事對抗,主張美國應該對台灣問題保持戰略模糊,以避免台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的引爆點。
如今,隨著中國軍事實力不斷增強,尤其是在習近平主政下,北京對台政策的強硬姿態越發明顯,傳統的「棄台論」在美國政界逐漸失去吸引力。然而,與此同時,一種新的變種——「另類棄台論」卻悄然浮現,並逐漸成為討論美台關係的新焦點。
「另類棄台論」的核心在於,美國應當繼續支持台灣,但這種支持應以武裝台灣為主,而非直接參與台海戰爭。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與行動研究系教授卡弗利(Jonathan D. Caverley)日前在《外交事務》撰文,提出「台灣悖論」觀點,即美國的力量並不取決於單一島嶼,美國不應將台灣視為其全球戰略的中心,而應讓台灣成為中國的資源負擔,從而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
卡弗利主要論點有三:首先是解放軍已足夠強大(Strong enough);其次是台灣軍事價值聊勝於無(Little to nothing);以及美軍全力防衛台灣存在高風險、低回報問題(High risk, low reward)。扼要來說,卡弗利的觀點實質反映美國對自身全球戰略資源的精打細算,並坦率表露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實用主義立場。
卡弗利的主張被冠以「另類棄台論」解釋,簡言之,美國不應冒著巨大風險來防衛台灣,而是應該讓台灣自行承擔主要的防禦責任。這種做法既減少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負擔,也使得台灣在兩岸衝突中成為中國的牽制力量。從表面上看,這一策略似乎仍在支持台灣,但實質上卻將台灣推向了對抗中國的前線,讓其成為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一枚消耗品。
除了卡弗利的「另類棄台論」,美國保守派智庫卡托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道格.班多(Doug Bandow)也在近期的評論中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進一步深化了「棄台論」的討論。
班多在他最近的文章中指出,美國應該重新考量對台灣的防衛承諾,因為這樣的承諾可能會將美國捲入一場代價高昂且沒有回報的戰爭;「美國應該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軍事對抗,台灣應該更多地依賴自身的防禦能力,而不是期待美國的介入」。
班多強調,美國必須現實地看待自身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力,並認識到美國核心利益不在於保衛台灣,而是在於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儘管台灣的安全並非美國的絕對優先事項,可以根據形勢變化而進行調整,這類的話語出於美國本位立場來看,並無特別,甚至合情合理,但此一觀點值得台灣警惕的要義在於,班多之言是否暗含了美國保守派陣營在美國對台政策的基調上,或將有新的變化與轉向?
此外,台灣的處境在美國政界中也引發了另一種「棄台論」的討論。諸如前美國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的「台灣繳保護費」一說,明白點名台灣應該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安全付出更多努力,而不是依賴美國的保護。這種「棄台論」強調台灣應該更多地依賴自己,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面對這些不同形式的「棄台論」,台灣內部反應始終充滿焦慮與不安。如馬英九多次發言警告,過度依賴美國可能會讓台灣最終被拋棄,而民進黨政府則選擇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希望透過增加軍費和加強軍事購買來換取美國的保護。然而,根據美國媒體所做美國內部民調顯示,僅有30%的美國人支持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要保衛台灣,這一數據無疑增強了台灣民眾對未來的擔憂。
可以說,「棄台論」在美國內部的尾大不掉,以及「百家爭鳴」景況,正正反映美國對台政策辯論持續博弈的過程。站在台灣樂見的「理念相近」意識形態基礎上,美國政學界不乏有必要堅定支持台灣,以此捍衛民主價值和地區穩定的呼聲;然而,此起彼伏的各式「棄台論」者則多主張美國應該根據自身利益來制定對台政策此一核心精神,以各種形式避免美國因為台灣而捲入大規模戰爭的風險。此間既是美國對台政策分歧的展示,也是台灣處於被動、被決定的戰略困境的具體呈現。
總的來說,無論是悠久傳統的「棄台論」,還是當前新生的「另類棄台論」,都揭示了美國對台政策的一個核心理念:利益至上。哪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月前幾句台灣作為美國準盟友地位的暗示,振奮台灣輿論一波,依舊無改台灣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位置,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籌碼,而非一個不可替代的盟友。
是以,正當台灣還樂於近年籌謀的「台灣問題國際化」蒸蒸日上之時,美國近來幾則「另類棄台論」死灰復燃的跡象,即是另一重反面的表明:當美國唯有利益至上是恆真式時,台灣問題越是國際化,甚至是國際化了,必然加重美國對台政策博弈中,「棄台論」聲量高漲與決策影響,這又何嘗不是台灣高舉「台灣問題國際化」旗幟衝鋒,求仁得仁的結果?台灣屆時可休怪老美無情。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4 ... utm_medium=referral
===================================================
台灣咁有準備?
擱繼續聽政客話仙、亂舞,台灣咁擱有前途?
狗吠火車,了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