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57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731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關愛長者的喜樂
有一次我聽到有長者說,當他將來過身時,最好是火葬後將骨灰撒在大海,因為這做法乾手淨腳,不會煩到家人,也不用子女和繼後的子孫在每年指定時間去拜祭他。也許我們會想,這撒骨灰於大海的做法是否合乎天主教信仰,但我更關注的,卻是這位長者的內心世界,因為在一般的中國文化裡,保存骨灰在某一特定地方,是可以維繫生者與死者間的關係,讓死者的親人紀念亡者、以及延續亡者的精神。那麼,為什麼他有這想法呢?他真的不想家人去拜祭、紀念他嗎?他和其家人現今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今天的世界注重物質、講求成效,人在社會裡,就如同整部機器中的一個零件,其價值往往只視乎他的生產力,如果你是老弱傷殘,生產力低,你便會被視為廢物,可以隨便丟棄。因此,一個已退休、無收入、患上多種慢性疾病、行動不便的長者,便很容易把自己看成是家人的負累。亦出於對家人的關顧,他們會希望盡量減少自己對家人的任何滋擾,就算在死後亦然。
不過,我們的信仰卻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從成孕直至死亡一刻,也是同樣的珍貴和可愛,每人基於其不同的特質,會於人生不同階段對社會作出不同的貢獻。教宗方濟各在《愛的喜樂》勸諭中指出,長者有其獨特的智慧,他們把重要的價值觀傳遞給孫兒,他們的故事也能使孩子和青年看到自己和家族、社區以及國家之間的關係。(192,193)因此,長者不單不是家庭的負累,反而是天主對家庭的恩賜,而我們亦更需要積極去關愛長者,尊重他們,肯定他們的價值。
在我的家庭醫學工作中,經常都會遇上年長病人,當中也包括一些生活得不太開心的,如果時間許可,我也盡可能和他們談多一會。而普遍來說,他們喜歡聽我解釋他們的病情之餘,也很喜歡有人願意聽他們的故事,當中有「威水史」,也有艱苦的歲月。在某些位置,我也會對他們過去的成果表達出一份認同,不論是開創了一番事業,或是盡忠職守地打了一輩子工,或是辛勤地在家裡養大了幾個子女,對過去香港社會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他們之中有些喜歡和別人有一些身體上的接觸,如果是公公,他們會和我握手;如果是婆婆,則會和我持續地拿著對方的手不放一段時間。他們也喜歡聽我間中說個笑話,就算可能根本講得不太好笑!如果遇上病人是教友,我也可以請求他們幫助醫護人員,為我們祈禱。
對於我自己,這些長者其實可說就是我年幼時的大人,是屬於我的叔叔嬸嬸、Uncle Auntie 的一輩,亦就是這一代的人看著我成長的。以這樣的心態看待他們,一來可以提醒自己要對他們尊敬有加,而且也會為我們之間帶來一份親切感,令我工作得很開心。他們對我所表達的支持和鼓勵,也會激發我更努力工作。這些長者有時也會說出一些人生道理,對我也很有幫助。而我在工作之中和他們相遇,我會視為答謝這一代人的好機會。
hands-216981_1280「在我年老時,求祢不要拋棄我,在我氣力衰弱時,不要遠離我」(詠71:9)。由於人囗老化,我們的社會真的愈來愈多老人家,當中有很多孤獨老人。雖然我們也有自己家中的長者要照顧,而我也得承認有時有些長者由於記憶力衰退、或是耐性較低,也可能令我們感到一份壓力。不過我覺得,如有機會,我們還是可以嘗試對長者們表達多一份尊重和關愛,甚至是將這敬老愛老之情培養成一份整體的社會文化,讓長者們感受到,他們是重要的、不可被替代的、並在我們心中有一永恆的位置。
願天主降福所有長者和専責照顧服務他們的人。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