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0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00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日生活
我們生逢在現世,去佛甚遙,但對佛陀悟道後的生活,一定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其實,從四部《阿含》等佛經裡,約略可以了解佛陀與弟子們平日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在人間活動的情形。若要形容當時佛陀的生活,「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隨心而有」,應該是最貼切不過了。
佛陀在《遺教經》中說:「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也勉勵弟子們要精進用功、禪坐思惟、誦讀真理、勤勞作務等。因為時空距離因緣不一的關係,我們且先從佛陀的早晨時間說起,來了解他在二六時中如何修行度眾。105
每日,佛陀在天色尚未破曉時就起床、刷牙、洗臉。說到刷牙,早期印度社會,人們習慣嚼楊枝來潔淨口腔,等於現代人使用牙刷刷牙一樣。據《五分律》記載,佛陀說嚼楊枝有五種利益:消食、除冷熱涎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等。
在漱洗動作進行時,佛陀也會發願。例如洗臉時發願:「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刷牙時發願:「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華嚴經‧淨行品》)這些偈語,無非提醒修道者應當時時發願,時時警策,以開發心志。
簡單的盥洗完畢之後,由於前一夜的「吉祥睡臥」,讓人少煩少惱,正念分明,故而晨間精神充沛。這時,天色逐漸明亮,已經可以看到行走的道路,於是佛陀便率領弟子在摩揭陀國、憍薩彌羅國等地境內托缽,次第乞食,接受民眾的供養。
所謂「次第」,是指不可以分別、踰越,不論哪一家富有、哪一家貧窮,都要依序向前,不揀淨穢、不別精粗,只把飲食當作湯藥來維護療治色身。從這裡也可見到佛陀的平等觀念。
信者的布施供養,並非每天準時預備飯食、飲料等候。當時印度的風俗習慣,人們家中若有喜喪婚慶,才會依著信仰習俗,在門前設一小桌,上面擺放當日要供養比丘的物品。比丘到達的時候,信徒即跪地合掌,恭敬供養一碗飯、一碗菜,或者一朵鮮花、一粒水果。如果在這一家得到飲食後,感覺不夠維持一天的飽食,可以再依序向第二家、第三家乞食;若感到托來的食量已足夠維護色身,就應即刻回到精舍道場用餐。
印度的土地廣大,人煙稀少,比丘們走路必然要遵守遠近、次第的行儀。因為態度沉穩莊嚴,才能讓信者生起尊敬的信仰。當初,舍利弗就是見到正在王舍城托缽乞食的阿說示比丘儀容端正,具有神聖感,才趨前問他的老師是什麼人、信奉什麼教義,最後聞法得度,皈投在佛陀座下。
托缽乞食的制度,使得佛教和信徒密切接觸,也與社會的脈動保持關聯,民眾以物質布施,佛陀和弟子們說法布施,講述人生的道理,讓大眾心開意解。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平等食」是佛陀制定托缽乞食的主要意義,也增益了人間佛教的發展。
次第乞食的行程,用現在的時間估計,應該在一小時內可以完成。之後,比丘們便回到各自居住的處所,在屋內一定的地方洗腳、淨手、盤坐、吃飯。
吃飯時,必須按照乞食法進行,就像現在叢林裡五觀堂的「五觀想」,佛陀時代的比丘們吃飯,也有這樣的規定。
吃過飯之後,各自洗滌瓦缽,清洗雙足,整理衣單。此處就可以看見佛陀重視生活作務,勤勞自理的一面。可以說,佛陀是以身作則,樹立了佛弟子修行的典範。
再如經典裡的「飯食經行」,飯食後通常會有一段經行的時間。經行,就是在精舍道場圍繞走動。據《四分律》記載,經行可以獲得五種好處:堪遠行、能靜思惟、少病、消食、於定中得久住等。之後,佛陀領導弟子靜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展開坐具禪坐調心。接著,佛陀便為大家開示,說法論道。
說法開示也不一定都由佛陀發起,只要弟子們在生活上、思想上、內心的感受上,對修道有一些見解,都可以提出來向佛陀詢問,佛陀便會一一給予開示正道。結束以後,比丘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居處,靜坐、禪思、冥想,或者思惟佛陀剛才的教示,反覆背誦。
在佛陀結束對弟子的說法,大家各自回去修習的時候,已到了社會大眾開始日常活動的時間。接近十點鐘、中午的時刻,信徒們便陸續來到精舍請法,各界人士也紛紛前來拜訪,佛陀又再接引大眾,對他們開示人生正道。有時講說四聖諦、三世十二因緣的老病死生循環,有時講說如何啟發信心、如何斷除煩惱。同時也勉勵信者受持五戒十善、奉行慈悲喜捨。這許多道理多由弟子背誦下來,日後再予結集紀錄,成為今日所見的經、律、論三藏經典。
傳教弘道 重視人間生活
有時,佛陀會個別開示,有時集體小參,甚至也常有大型集會;例如講《般若經》有四處十六會,講《華嚴經》有七處八會,講《法華經》有百萬人天雲集等,種種規模各處不一。現在我們國際佛光會在世界各處所提倡的活動,就是效法佛陀當初傳教弘道的情景。
午餐之後,有的人禮拜,有的人靜坐,有的人經行,有的人冥想,甚至有的人休息。僧團的生活中,比丘的習慣不盡相同,但只要不侵犯別人,修道生活必然是自由的。
在印度,天氣非常炎熱,午間人們大多不會出外,比丘們除了安居在精舍,也有人散居在附近的洞窟、樹下、水邊,或誦經打坐,或三五成群論道,各說心得,類似於現在學校上課研討的情況。但心情上則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比丘們少欲知足,生活簡單,不會散漫無紀,也不吃喝玩樂,大家都是精進行道,安住正念,嚴守佛陀制定的戒律、規章,以淨化身心、變化氣質。
下午,佛陀集合比丘座談,探討修道心得,有疑問的可提出詢問。因此,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經典,可以說都是當初僧團中問答的紀錄。接著,佛陀又再和社會大眾接觸,加強佛法在各地的推動。佛陀重視人間教化生活的情況,即可見一斑。
說到印度的氣候,因為炎熱,比丘只要簡單的三衣具備,就可以過日子,儘量把個人生活用物減到最簡單,以免物累。參加弘法大會的時候,穿搭的衣服是九條大衣;日常生活穿常服,就是現今出家人披搭的七衣;至於工作服,則是五條衣。好比現在國際佛光會舉辦的人間佛教活動,信眾會員身著團體服裝,雖然樣式、顏色多有不同,但是整齊劃一,這和佛陀時代的思想,可以說是古今相應。
到了夜晚,依個人修持的方式不同,大眾各自精進,但大部分都是在禪定裡擴大自己、昇華自己,慢慢地提升自我的人格,與佛陀理想裡的聖道相應。
實踐六度 生活不離道念
許多弟子們在修道的過程中,或有所覺悟者,但無論修證的是羅漢四個階位,或是菩薩五十一位,都須經由佛陀的印可,才知道修行的層次到達哪個階段。就如現在的學校,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同樣的,在僧團裡的修行成就也有這樣的次第。
在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的生活不離禪思、道念,時時刻刻「念佛、念法、念僧」;與僧信弟子的往來,也總能「示教利喜」。因此,弟子們聞法後,都是「依教奉行」,並且歡喜踴躍,作禮而去。
看起來,佛陀的一日生活,似乎與一般凡夫的生活沒有兩樣,一樣要吃飯睡覺,也一樣要走路講話,但細細觀察,內容卻大不相同。正如禪門有信徒問禪師:「你怎麼修行?」禪師回答說:「吃飯、睡覺。」信徒說:「我們也是吃飯、睡覺,這樣不是每個人都在修行嗎?」禪師說:「不一樣。你吃飯,挑肥揀瘦,食不甘味;睡覺,你翻來覆去,睡不安心,內容可不相同了。」
佛陀過的是實踐六度、表現般若風光的生活,與凡夫經常計較、紛爭的情況天差地別,非常不一樣。例如托缽乞食,不但信眾可以種植福田,佛陀也為他們說法,此即「布施波羅蜜」;披搭袈裟,相應於常行清淨戒法,即「持戒波羅蜜」;次第乞食,不分貴賤,不避怠慢,即「忍辱波羅蜜」;親自洗缽,鋪設坐具,勤奮不懈,是「精進波羅蜜」;經行、靜坐、冥想,思惟法義,則是「禪定波羅蜜」。而這一切可以說都流露出一位悟道者的般若生活,即「般若波羅蜜」。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