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4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人心皆散亂” 如何“一念便純真”?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2-14 00:39: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心皆散亂” 如何“一念便純真”?

道經中寫道:“人心皆散亂,一念皆純真。”是說人們在面對世間的各種誘惑的時候,如果能夠保持住自己純正的心念,就可以保養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對自我心性的煉養。

道教認為“心生則欲生,心靜則欲滅”。《陰符經》中寫道:“天道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為人也”。人生在天地之間,是最具有修道的緣分的。道祖爺在《道德經》二十五章中寫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認為,人是萬物之靈長,是能夠參悟天地大道的存在。但在紅塵世界中,我們人類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過的製造者。究竟要成為怎樣的人,決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間。面對世間的重重誘惑,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純真一念呢?

“人心皆散亂” 如何“一念便純真”?


道祖認為,人應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內在法則,摒棄妄念,清心寡欲,順應自然,寵辱不驚。古語有言,天堂和地獄的分水嶺就在“善”、“惡”一念之間。既然自稱為修道人,那就要做到正心以養性,以人心之清靜上格天心之無為。道教強調,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無的思想,並進一步強調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動念、行為舉止符合、順從事物的本性與規律,不可虛動和妄為。

在道教看來,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態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能正確對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難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說到根本,這是人的認識與實踐之間的矛盾。想要人心常清常靜,就需要能夠坦然地面對世間的一切因緣變化。

不論悲喜,一切人事都不過是一時的際遇。正如朗朗夜空中的明月一般,它並不會因為夜空中是否有烏雲而改變自我的特性。在浮躁的社會中,若是隨波逐流,就容易丟失了自己。人心需要淨化,需要去偽存真,去除掉對世事的追逐,沉澱下對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在淨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張有二:一是寡欲,二是自然。
  
“人心皆散亂” 如何“一念便純真”?


所謂寡欲,即摒棄個人無休止的貪欲,特別是對那些于人生、社會、自然不利的、不正確的欲望和行為,要堅決的予以制止與克服。相反,對於那些有利於個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靜與社會和諧、環境保護等正義之事,要積極作為、深入實踐。

同時還要注意,寡欲並不等於無欲。道教認為,人們受到紅塵世界的影響而產生各種欲望,這本是陰陽相生的正常表現。關鍵在於,修行不能受到欲望的牽引,而是要適當地排遣欲望,並不是和紅塵切斷聯繫,以斷絕欲望的方式去克制心魔。

如此,反倒可能會走向心性的偏執。道教所言“寡欲”,是在以少為基礎、以適當為前提、為自然為本性。違背了人之本,也就再沒有修的必要和意義了。

“人心皆散亂” 如何“一念便純真”?


強調自然,就是強調事物的發展總是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這一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不以個人意志而轉移的,始終處在自然而然狀態中。萬物之自然,必定是和諧有序、周而復始且運行不殆的。

人作為萬物中的個體存在,必須遵循事物運行的客觀規律性,樹立“禍兮福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觀與得失相互轉化觀,持守尊重事實、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順應自然、寵辱不驚的生活理念,以達到身心清靜、圓融無礙的思想境界,久之則能變壓力為輕鬆,化腐朽為神奇。

當然,如此功行並非是口頭上的表達,而是要在實踐中去磨練的。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會有不斷的反復,但修行本來就是且行且修的過程。不必著急早日達到修道的大境界,一輩子且長,安然於當下的每一天才是最好。

(龍虎法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3 10: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