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6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白堊紀琥珀揭曉9900萬年前「殭屍真菌」控制昆蟲行為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7-13 20:01: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科學家於緬甸北部卡欽地區的中白堊紀琥珀中,發現兩種罕見的化石昆蟲寄生真菌,分別命名為 Paleoophiocordyceps gerontoformicae 與 Paleoophiocordyceps ironomyiae,其歷史可追溯至約9900萬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動物致病真菌化石記錄之一。這些真菌隸屬於與現今著名「殭屍蟻菌」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 相同的真菌家族,後者因能操控螞蟻行為並被電視遊戲與影集《最後生還者》採用為靈感來源而廣為人知。

研究團隊來自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單位,表示昆蟲與真菌共存於陸地生態系已逾四億年,期間發展出複雜的互利、獵食與寄生等關係,尤其寄生性真菌對調節昆蟲族群具有關鍵作用。


透過酵素侵入體內,最終釋放毒素殺死宿主,轉換為菌絲型態



中生代琥珀中新發現的化石「殭屍真菌」與現生同屬真菌之比較。
(a, b) Paleoophiocordyceps ironomyiae 化石樣本,顯示真菌結構從雙翅目昆蟲體側冒出(側視與背視);
(c) 真菌柄部的局部放大(紅箭頭指向孢子囊結構);
(d, e) 真菌柄頂端細部,紅箭頭標示孢子囊(perithecia);
(f-h) 現生蟻型殭屍真菌(f,寄生於螞蟻)及雙翅目昆蟲(g, h)上真菌柄的實例。
比例尺:a, b = 0.5 mm;c = 0.1 mm;d, e = 50 μm。
圖片來源:Zhuang et al


該研究發現的兩種古生代真菌分別寄生於螞蟻幼體及雙翅目昆蟲身上,推測其感染機制與現生寄生性真菌類似,從孢子附著在宿主表面開始,透過酵素侵入體內,並以酵母狀細胞型態在宿主體內大量繁殖,最終釋放毒素殺死宿主,轉換為菌絲型態形成孢子囊,突破軟組織後散播到環境中,感染新一批宿主。

作者強調,雖然現今寄生性真菌在全球各地極為常見,但由於其組織柔軟、不易保存且多半潛伏於宿主體內,能夠在古生物化石中發現寄生真菌紀錄實屬罕見。這項發現不僅顯示恐龍時代生態系中已存在複雜的宿主—病原體動態,更補足了真菌演化歷史中關鍵的一頁。

此項研究成果發表於2025年6月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報》。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630_03/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3 06: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