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31
- 最後登錄
- 2025-7-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7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07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滯空時間可達7.5小時
利用夜間掩護增加存活率
防空警報需要響多久?
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
1小時
·
【完整解析:為何烏軍攔截俄軍「天竺葵二型」自爆無人機"非常困難"!?】
俄軍使用的「天竺葵二型」(Geran-2)自爆式無人機,已成為烏克蘭防空部隊最頭痛的目標,看似一架技術含量不高、飛行速度緩慢的「空中摩托車」,卻為何能頻頻突破防線,造成巨大破壞?
答案在於一套精心計算過的「不對稱作戰」策略,涵蓋了成本、戰術與科技三個層面,讓烏軍的攔截行動充滿挑戰,也成為未來台海作戰的「超重要」參考案例!
#成本陷阱:越攔截虧越大的消耗戰
攔截天竺葵二型無人機,在技術上並不困難,真正困難的是「攔截的代價」。
A、懸殊的武器成本: 俄軍引進的伊朗原版「見證者-136」(Shahed-136)無人機,成本約為2萬美元。而俄羅斯在實現國產化、大規模量產後的天竺葵二型,透過使用自產的引擎與導航元件,據估計已將單架成本壓低至1萬美元以下。
相比之下,任何一枚能有效攔截它的防空飛彈,都無疑是天價。例如,一枚由NASAMS發射的老式AIM-120C飛彈,價格為50萬美元,即飛彈成本是天竺葵二型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這形成了一個可怕的交換比,烏克蘭每成功攔截一次,都在經濟上承受著不成比例的巨大損失。俄羅斯正是利用這種廉價武器,大量消耗烏克蘭寶貴且昂貴的防空彈藥。
B、戰機攔截的高風險與高成本: 烏軍曾嘗試派出戰鬥機,利用機砲擊落無人機,但這種方式同樣代價高昂。
戰機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燃油、零件壽命與後勤維護的大量開銷。更致命的風險是,若在前線200公里範圍內執行攔截任務,戰機本身極可能成為俄軍S-400等遠程防空系統或R-37M長程空對空飛彈的獵物。
用價值數千萬美元的戰機和飛行員生命去換取一架廉價無人機,這筆帳怎麼算都不划算。
#貓捉老鼠:難以預測的攻擊模式
除了成本,天竺葵二型的攻擊模式也變得越來越狡猾,讓傳統防空手段難以應對。
A、欺騙性的慢速與刁鑽的路徑: 天竺葵二型的巡航速度僅約每小時200~250公里,理論上是機槍或機砲的絕佳目標。
但俄軍利用其超過1500公里的長航程,為其規劃極為迂迴的飛行路徑。無人機群可以從意想不到的方向進入,在廣闊的領空內設定多個轉折點,飛遍數個州,讓烏軍防空部隊無法判斷其最終攻擊目標,難以提前部署防禦火力。
B、高空巡航夜間突襲的致命組合: 天竺葵二型通常選擇在夜間發動攻擊,飛行在3000至5000公尺的巡航高度。這個高度超出了許多短程防空武器(如23mm機砲約2500公尺的有效射高)的防禦範圍,且在夜間用肉眼幾乎無法發現。
當它抵達目標區域上空時,會突然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超過400公里的時速俯衝而下,即從高空俯衝到命中目標,全程可能不到30秒,地面防空陣地即使發現了,反應時間也極為短暫。
C、飽和式蜂群攻擊: 隨著產量大增,俄軍能一次出動數十架甚至上百架無人機,發動「蜂群」攻擊。這些無人機還可能分為誘餌型(吸引防空火力)、偵查型與攻擊型,讓防空系統的指揮與決策變得極為複雜,難以應對飽和式的攻擊。
如想要防守廣大國土上的每一個潛在目標,將會牽制住天量的防空武器與兵力,根本辦不到!
D、其他攔截手段的局限: 烏軍嘗試過用螺旋槳教練機搭載機槍手在空中獵殺,雖有零星戰果,但在夜間同樣面臨索敵困難。
且近距離射擊可能引爆無人機的50公斤彈頭,危及自身安全,近期就有實際發生的慘案,一架螺旋槳機射擊天竺葵二型後,因距離過近遭引爆的彈頭波及而墜毀,機上兩人罹難。
而使用FPV無人機去撞擊,也因夜間的目視導引限制而效果不彰。
#看不見的戰場:多重備援的導航與抗干擾系統
既然無人機依賴GPS導航,那為何不直接用電子干擾(Jamming)讓它迷航?這正是攔截天竺葵二型最棘手的技術難點,因為它建立了一套層層備援的導航體系。
A、多重衛星系統的保障: 天竺葵二型的軍規導航接收器,號稱能夠同時接收並處理來自美國GPS、俄羅斯自家的「格洛納斯」(GLONASS)和中國「北斗」等不同衛星系統的信號。
這意味著干擾設備必須能同時針對多個不同頻段的衛星信號,進行強力壓制,技術難度遠高於干擾單一的GPS信號。
B、「寄生」民用網路,利用手機訊號定位: 根據烏克蘭截獲的無人機殘骸分析,發現俄軍在天竺葵二型內部安裝了GSM模組與烏克蘭電信商的SIM卡,這使其具備了「偷用」烏克蘭境內3G/4G手機基地台信號的能力。
無人機不需上網,僅需掃描周遭基地台的訊號,再比對預先儲存的基地台位置圖,就能透過三角定位法來確定自身位置。
這套系統成為衛星導航的絕佳備援,若要對其進行干擾,等於要大規模癱瘓自己的民生通訊網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C、慣性導航系統(INS)的最終保障: 這是最關鍵的備援。天竺葵二型內部裝有「慣性導航系統」,可不依賴任何外部信號,僅透過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器來感知自身的方向和速度變化,從而推算出飛行路徑。
即使在途經強力干擾區,衛星和手機信號完全中斷時,INS仍能引導無人機大致沿著預定航線繼續飛行。雖然慣性導航會隨時間累積誤差,但只要能撐過短暫的干擾區,它就能重新鎖定外部信號,修正路線,繼續飛向目標。
D、「星座導航」的可能性:由於飛在夜間高空,天竺葵二型可依靠「天文導航」:如同古代船隻觀測星辰來定位,這種系統透過感測器拍攝星空,對比內建的星圖數據,來計算出自身精確的位置。
這項技術完全不受地面任何電子戰的影響,雖然目前尚無直接證據證實天竺葵二型已普遍部署此系統,但此技術早已成熟,不排除俄軍可能將其作為反干擾的「王牌」手段。
#模擬大台北地區遭到天竺葵二型襲擊
假設以烏軍武器防守大台北地區為例(僅為舉例,因大家比較熟悉的地理),雷達偵測到在從基隆飛往台北方向,在3000公尺高度的30架天竺葵二型來襲,調動3輛配置23mm防空機砲的防空車,準備攔截。
問題是23mm機砲的「有效射高」只有2500公尺,根本打不到3000公尺高度飛行的天竺葵二型。
這30架天竺葵二型時速250公里,花了13分鐘,從基隆飛到桃園機場附近,反觀地面上的23mm機砲防空車,13分鐘根本沒有辦法從基隆開到桃園機場....
所幸桃園機場是要地,有防空火力,那就通知桃園機場的防空砲部隊準備接戰吧!
結果桃園機場原來只是天竺葵二型的轉折點,只見無人機一扭頭往東南方向轉,花了3分多鐘飛到14公里外的龜山工業區,那裏有疏散過去的軍事廠房,但為了保密,沒有安排定點防空火力,要3分鐘內臨時調機動防空火力過去,來不及啊!
天竺葵二型機群突然3架為一組,分別在幾棟廠房上空以80度角,時速400公里俯衝,30秒就從3000公尺高空到穿透工廠屋頂,在工廠內引爆50公斤的高爆彈頭,配合未用完的航空燃料,引發大爆炸!
總共10棟廠房被炸,整個工業區陷入一片火海。
---------
軍友可以思考,這樣的案例若真的在台海戰場發生,現在可以開始準備哪些克制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