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 專家解析診斷方式、治療重點與預防對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7-30 04:18: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目前,唯一對兒童有效的治療方式仍是「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控制體重、增加運動量、減少含糖飲料與高熱量食物。

近年來,隨著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一種過去被認為是成人病的肝臟疾病—「脂肪肝」,已悄悄成為兒童健康的新威脅。根據台北榮總兒童胃腸科林裕誠醫師研究指出:醫界「新共識強調: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需及早預防與治療」。近日台灣肝臟研究學會(TASL)與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TSPGHAN)聯合發表了針對「兒童與青少年代謝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重要共識聲明,提醒社會大眾提高警覺。

兒童MASLD盛行率驚人 尤其在肥胖族群
過去醫界使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一詞來描述這類疾病,但由於兒童的脂肪肝與「飲酒」多半無關,加上這個名稱忽略了疾病背後真正的元兇—代謝異常,因此國際醫學界於2023年正式將此病更名為「代謝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這次的臺灣共識聲明也全面採用這項新定義,更加貼近兒童的實際情況。

根據本次共識文件整理的資料,全球兒童MASLD的盛行率在一般族群中約為7.4%,但在肥胖兒童中竟高達52.5%。在臺灣的研究中,平均每四位肥胖兒童中,就有一人罹患中等程度以上的脂肪肝,而且他們多數沒有明顯症狀。

這不是短暫現象 兒童脂肪肝恐影響一生
雖然兒童MASLD目前仍不太會導致肝硬化或肝癌,但研究顯示,若不積極介入,這些孩子將來成年後,肝臟病變會持續惡化,甚至導致肝功能衰竭或需肝臟移植。臺灣一項研究追蹤肥胖兒童兩年後發現,有一半脂肪肝患者在控制體重後可恢復健康,但也有近四分之一出現惡化的情形,顯示疾病具有可逆性,也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ALT與超音波為主 但仍有侷限
目前最常用的兒童脂肪肝篩檢工具為肝功能指數(丙胺酸轉胺酶ALT)與腹部超音波。不過這些方法存在不少限制,例如ALT可能在早期病患中呈現正常,超音波則難以偵測輕度脂肪變化。共識報告呼籲,台灣應考慮在學校健康檢查與兒童肥胖門診中加入適齡篩檢,並訂定符合本地族群的參考標準值,以提早發現與介入。

腸道菌與微塑膠也有關 改變生活習慣仍是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MASLD的成因非常複雜,不僅與肥胖、遺傳、飲食有關,還可能受到腸道菌相失衡、腸漏症,甚至母親懷孕時的健康狀況所影響。研究也發現,環境中如微塑膠等汙染物,會擾亂肝臟代謝與腸道屏障,進一步加劇脂肪肝的風險。

目前,唯一對兒童有效的治療方式仍是「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控制體重、增加運動量、減少含糖飲料與高熱量食物。雖然國外已有藥物獲准用於成人脂肪肝,但尚無任何藥物獲准用於兒童。少數研究顯示維生素E可能對兒童有幫助,但長期安全性尚不明。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驛動的心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4 01: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