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2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日本 罕見地獲得印度境內 大陸地區 PL-15飛彈殘骸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7 14:03: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25-8-11 19:14 編輯

日本 罕見地獲得印度境內  大陸地區 PL-15飛彈殘骸



在印太地區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日本 東京頂尖電戰專家對 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境內的
大陸地區 中共 "PL-15飛彈" 殘骸進行了檢查,揭露了 大陸地區 AESA雷達導引頭、
電子對抗技術 和飛彈「大腦」演算法。

據報道,日本 電子戰 (EW) 和 雷達專家 成為最新一批獲得 新德里政府批准,檢查 大陸地區 製
"PL-15飛彈" 超視距 (BVR) 空對空飛彈殘骸的外國專家。

該 "PL-15飛彈" 殘骸 是在最近的巴印空戰中 在印度北部 繳獲的 。

據印度國防媒體消息人士稱,此次訪問為不結盟地區大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仔細研究 大陸地區
最嚴密保護 的飛彈技術之一。

日本對 PL-15 產生興趣之際,東京對 大陸地區 共軍 不斷增強的戰力越來越感到擔憂。

大陸地區 共軍 經常在 日本 和 中華民國 台灣地區 領空附近部署配備 "PL-15飛彈" 的殲-10C 和殲-20
戰鬥機。

國際國防分析家 認為,東京的目標很明確:深入了解 大陸地區 先進的飛彈架構,尤其是其導引頭演算法、
資料鏈加密和電子對抗(ECCM)的底層技術。

一份報告指出:“日本專家將獲得與導引頭演算法、數據鏈加密和電子對抗相關的數據。”

導引頭演算法 — 通常被稱為 飛彈的「大腦」— 對於 大陸地區 開發 PL-15飛彈 在對抗激烈、干擾嚴重的空戰環境中識別、
追蹤和鎖定目標的能力至關重要。

由 大陸地區 空基飛彈研究院 (China’s Airborne Missile Academy) 開發的 PL-15飛彈 配備了主動相控陣
(AESA)雷達導引頭,使其能夠以外科手術般的精度區分敵機與干擾彈、干擾絲和電子對抗等誘餌。

這種先進的瞄準邏輯不僅對於在超音速下鎖定隱身 或 機動目標非常重要,而且在末段導引階段也非常重要,因為在
該階段,毫秒之差決定成敗。

透過安全資料鏈即時更新,PL-15飛彈 能夠從殲-20、殲-10C 或 空警-500預警機等機載平台接收中段修正訊息,進而
顯著提高攔截成功率。

如果沒有強大的加密和低功率資訊傳輸(LPI)協議,這些資料鏈可能容易受到電子攔截、干擾或欺騙——這在現代
網路中心戰中是無法接受的風險。

據報道,PL-15飛彈 的軍用級加密資料鏈能夠抵禦網路和電戰干擾,並結合跳頻、擴頻通訊和電子對抗 (ECCM) 技術,
確保其在對抗性電磁環境中生存和運作。

據信,該飛彈 還整合了主動和被動 ECM/ECCM 子系統,能夠抵抗敵方平台的雷達干擾、目標欺騙和干擾戰術。

一些評估表明,該 PL-15 飛彈可能配備抗干擾慣性導航系統 (INS),甚至可能配備包括紅外線末導引在內的雙模導
引頭,這將使其對常規飛機和隱形飛機都構成巨大威脅。

這些能力使 PL-15 飛彈 超越了傳統的空對空飛彈;它像徵著 大陸地區當局 主宰電戰空間並 改寫空戰理論
的野心。

在第五代戰爭時代,電磁頻譜優勢決定勝負,PL-15飛彈 代表進攻性空中力量的飛躍,尤其對於像 巴基斯坦 這樣
使用 大陸地區 飛機的國家而言。

據報道,巴基斯坦 是 PL-15E型號的唯一確認出口客戶,並在最近與 印度空軍(IAF)的交戰中使用了該飛彈,
並聲稱成功擊落了六架敵機,包括 “飆風” 戰鬥機、蘇愷-30MKI戰鬥機、米格-29戰鬥機 和 幻象2000戰鬥機。

雖然這些戰果主要歸功於巴基斯坦的 殲-10C平台,但同樣搭 載PL-15E的 JF-17 Block III也發揮了輔助作用,
展現了該飛彈在不同機體上的靈活性。

儘管許多說法尚未得到證實,但無可爭議的是,印度在多個地點找到了數枚完整的PL-15飛彈碎片,其中包括旁
遮普邦(Punjab)霍西亞普爾縣(Hoshiarpur district)的 卡馬希·德維村 (Kamahi Devi village)   。

這些碎片目前是印度及其國際合作夥伴進行法醫鑑定的重點,被尋求揭開 大陸地區 飛彈實力秘密的
情報機構視為金礦。


媒體通報證實,西方情報聯盟「五眼聯盟」 (英語: Five Eyes,縮寫為 FVEY)(由美國、英國、加拿大、
澳洲 和紐西蘭組成)對獲取 這些殘骸 表現出濃厚興趣。

據報道,法國 和日本也正在與印度建立雙邊渠道,以檢查這些殘骸,旨在製定技術規格並 進行 "逆向工程"
(英語: Reverse Engineering)以製定 應對措施。

從美國 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和 美國國防情報局(DIA)等軍事情報機構的角度來看,分析
大陸地區  "PL-15飛彈" 在現實世界戰場上的殘骸的機會是前所未有的。

法醫分析可能將重點放在雷達導引頭頻率、波形行為、資料鏈安全協議、推進化學成分以及外國零件(尤其是
俄羅斯聯邦 (Russian Federation)  零件)的存在。

了解  "PL-15飛彈" 是否採用了 俄羅斯 的傳統技術(例如雷達處理器或引擎元件),將有助於確認 大陸地區
在技術上的獨立性或對 外國系統的依賴程度。

"PL-15飛彈"  的真實射程據稱超過 300 公里,其所謂的反隱形能力的驗證是另一個關鍵優先事項,特別是對於
部署 F-35 等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而言。

這些情報將直接為對抗措施的製定提供訊息,並影響 北約 (NATO)和印太聯盟國家為應對 大陸地區
日益增長的空中力量而做出的採購決策。


對於幾乎每天都面臨裝備 "PL-15飛彈" 空對空飛彈的 大陸地區 共軍飛機入侵的 台灣地區來說,
風險無比巨大。

中華民國政府 已要求取得這些飛彈殘骸,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優勢和劣勢,並希望制定有效的戰術和國內對抗措施。

一位 中華民國國防部 官員表示 : 獲取 "PL-15飛彈"  空對空飛彈殘骸將直接幫助中華民國 制定對抗措施或增強其目前正在研發的
國造飛彈。”

這次正在進行的法證行動的戰略意義遠不止於技術間諜活動 —  它表明人們更深層次、更緊迫地認識到,大陸地區
飛彈技術 正在縮小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 "超越" 西方競爭對手。

對於 雷神公司(Raytheon)、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和歐洲飛彈集團(MBDA)等西方國防承包商而言,
從這些飛彈碎片中獲取的資訊或 將促進新型攔截器和先進電戰套件的研發,這些套件專為應對 PL-15級飛彈威脅而設計。

最終,這一事件不僅僅是一次戰場考古——它是亞洲地區日益加劇的軍備競賽的關鍵時刻,正在重塑地區空中力量平衡,
並重新定義未來空戰的軌跡。

從 "PL-15飛彈" 碎片中提取的數據或將為 F-35戰鬥機、歐洲戰鬥機「颱風 /  Typhoon」和「飆風 / Rafale」戰鬥機等前線
平台的對抗升級提供參考,這些平台在爭奪空域的脆弱性可能進一步加劇。

日本 對主動相控陣雷達導引頭 和 電子對抗系統的分析,也可能增強其即將推出的 第六代F-X戰鬥機項目,確保其在面對
大陸地區 下一代飛彈的威脅時擁有更強的生存能力。

此外,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盟軍空軍(例如澳洲、南韓和菲律賓的空軍)可以從有關 PL-15 的交戰範圍、射程和電子抵抗能力
的共享情報中受益。

此飛彈的性能洞察可能會被輸入機載預警系統所使用的即時威脅庫,從而提升防空網路的效能和多邊互通能力。

隨著 大陸地區 中共當局 持續向巴基斯坦等戰略夥伴出口 "PL-15飛彈" ,了解其結構對於在印太戰區應對高端衝突的 北約 (NATO)
盟友部隊至關重要。



First-look-at-Chinas-PL-15E-air-to-air-missile-with-folding-tail.jpg (44.26 KB, 下載次數: 2)

GqfcKuBXQAAUwfJ.jpg (48.47 KB, 下載次數: 2)

Screenshot-2025-05-13-181941-1024x570.png (684.07 KB, 下載次數: 2)

Gq7C1o2WMAA4KTL.jpg (35.85 KB, 下載次數: 2)

images.jpg (5.85 KB, 下載次數: 2)

PL-15_active_radar-guided_long-range_air-to-air_missile_China_1920_001-28a6ab7f.jpeg (206.03 KB, 下載次數: 2)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17: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