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58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620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虛雲老和尚十九歲出家,勤修道業。常念及「我生不見母,母親因生我而死,大恩不能忘懷。」為了報答母親生育之恩,他一心發願朝拜五台山禮文殊菩薩,以此功德,迴向母親。
虛雲老和尚的大願感動了一同修行的其他四位禪者。清光緒八年農曆七月一日,五人背負行囊,從普陀山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向五台山邁進。每日前行的速度極緩,歷經數月才到達常州。沿途爬山涉水、路途艱辛,其他禪者皆一一放棄離去,只有虛雲老和尚不為所動,仍勇往直前。
年底,虛雲老和尚渡過長江,留在浦口獅子山寺過年。次年,再從蘇北進入河南省境,經過嵩山少林寺到達洛陽白馬寺。一路曉行夜宿,無論風雨晦明,嚴寒酷暑,飢寒飽暖,只一心稱念著菩薩聖號行拜。
時光飛逝如梭,轉眼間又到了歲末,大地天寒地凍。大年初一才找了家旅店住下,初二又繼續趕路,乘坐渡船到對岸時,天色已晚。此刻北風緊吹,環顧四週了無人煙,虛雲老和尚就在路旁廢棄的茅棚內打坐。
等到雪霽天晴,困於雪地多日的虛雲老和尚染病在身,虛弱的身軀已無法動彈。在意識迷濛中,他隱約聽到有人在問話;吃力的睜開雙眼,只見一名乞丐站在身旁,可是自己力氣微弱,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乞丐知道他被雪凍傷,在附近捉了幾把草,升火煮黃米粥讓他食用。喝了熱粥,虛雲老和尚身子暖和了,體力也就漸漸地復甦過來。
「您打哪來?要去什麼地方。」乞丐問。
虛雲老和尚答:「我來自南海普陀山,要去朝禮五台。請問貴姓?」
「我姓文名吉。」
虛雲老和尚又問:「從這裡到五台山會經過那些地方,路途還有多遠?」
乞丐文吉回答:「大約還有二千公里左右。大師父,您拜山的目的為何?」
虛雲老和尚正色答道:「為報答母親生育之恩。」
文吉見虛雲老和尚身體虛弱,不斷勸他放棄朝拜。虛雲老和尚則堅定地表示,不管路途多麼艱辛遙遠,絕對不違本誓。那鋼鐵般剛強的信念與毅力,令文吉甚為動容。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由於虛雲老和尚老和尚堅忍不拔的毅力及堅定不移的願心,感得文殊師利菩薩兩次化身救濟。在三年當中,雖然歷經外境種種磨難,始終不失正念,終於得以報答浩瀚母恩,圓滿朝山大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