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不動才方尊,靜見真如性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3: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妙湛總持不動尊
  
  《楞嚴經》中有一句「妙湛總持不動尊!」是阿難尊者讚歎佛的三身功德力用不可思議,能隨緣感現,持無量方便善巧,隨眾生機,應身無量,化身無邊,不失機緣;雖起千般變化,千般化度,終不失其體性;故所謂不動者,是動中有不動,變易中有不變;更進一步講,動與不動、變易與不變,全歸真心之妙用!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處。」
  
  而眾生的心呢?眾生的心動呀!不是暫時動,是常常動,一天到晚都動,連睡夢也在動;不單動,更時時變!那麼有沒有剛才講的動中有不動、變中有不變呢?有!但眾生因無明執著,遮蔽了真心本心,而錯認那虛妄不實的心為本心,故輪轉六道,苦惱非常!
  
  那麼,怎樣才能把本具佛性顯用呢?從今日開始不說話多念佛,做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說話裡面有多少好處你曉得嗎?是非都不談了,心容易清淨;不攀緣了,腳也懶得走動,禍業也就沒有了;心不散動,智慧就容易開了;念佛了,眼也不再東看西看,耳也不再東聽西聽,身也不再東動西動了,只一味地靜心念佛,這就是所謂的「閉戶來找自心」!
  
  這個「閉」字很有意思,一開禍業來,一閉真如顯。為什麼講真如顯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自得心開」就是真如顯!
  
  你們看,一個禍、一個是佛性顯現,這中間的差別有多大?簡直是天淵之別呀!修行這兩個字,說是容易,做亦不難,但長遠心不容易。不過,短暫的修行應該還是容易的,希望大家試試看!假如大家照我所講的去實行,那麼你們一定會得到利益,到時發長遠心就不難了。
  
  靜見真如性
  
  《楞嚴經》講:「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我們人生的好好壞壞,風風雨雨,不是人家給我們的,都是自己過去因地所造所感招的,所以我們應該不怨天、不尤人,好壞都要回到自己身上來,從今不再「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好好念佛修行,這在佛教叫「迴光返照」!
  
  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章》裡有一句話叫「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佛法的微妙就在這個地方,從前我們是怎樣的,現在不管了,現在開始好好修行,就有辦法了!
  
  我在天台山聽佛法,聽到這樣的兩句話:「他國作亂,我國安寧。」大家不要誤會以為「外國在打仗,我們中國安寧」,不是這樣的意思。第一句表示人家的心在煩惱、在躁動、在作亂;第二句表示我的心卻如如不動、安安靜靜、平平淡淡。
  
  在凡夫界,動跟靜完全不同,「動」可說是生死的根本,「靜」則可說是成佛做祖的根本,為什麼呢?「靜見真如性」嘛!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18: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