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9-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6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1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外媒分析,當今人們認知的十二星座曆法,早已與實際星座出現的時間脫節上千年。
(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外媒報導,地球自轉軸的「歲差」現象導致星空位置逐漸偏移,使得現行的12星座曆法早已與實際星座出現的時間脫節上千年;換句話說,許多人認定的星座日期可能根本不準確,甚至可能屬於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星座。
《紐約時報》分析,造成星座曆法與現實星空星座出現時間脫節的關鍵在於「自轉軸歲差(axial precession)」。由於地球自轉軸就像陀螺一樣緩慢擺動,每約72年會偏移1度,完成一個完整循環需2萬6000年。這種長期變化讓太陽在特定日期所對應的星座,與古代巴比倫時期設定的星座日期逐漸脫節。
西方目前占星普遍使用「黃道帶12星座(Tropical Zodiac)」,固定以春分點為起點,不考慮星座位置,因此白羊座始終在春分後開始;相對之下,印度或吠陀占星採用「赤道帶12星座(sidereal zodiac)」,會依照實際星座位置調整,因此兩者出現越來越大的差異。
此外,黃道原本依巴比倫天文學畫分為12等份,但實際星座大小不一,例如太陽停留在處女座的時間遠長於巨蟹座,甚至還存在一個被忽略的第十三星座「蛇夫座(Ophiuchus)」,但因不符簡化後的天文學而被排除。
報導指出,現代天文觀測顯示,許多人的真實星座與自己熟知的傳統星座可能相差數日,甚至完全不同,對於星座學家而言,更可能顛覆過往認知。
儘管如此,占星學依然在文化與個人層面受到歡迎,但科學證實星星早已移動,幾千年前所記錄的天體並非如今所在的位置,宇宙仍在持續旋轉與搖擺,而民眾在人群與星辰中的定位,也可能已經不再像古人所見。
資料來源 : CTWANT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445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