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9-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6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12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中元普度新風貌 電子香火、捐血公益遠播慈悲
每年農曆七月,廟會普度活動吸引著大批信眾參與,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傳統的普度方式也面臨著挑戰。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許多廟宇開始採取創新的方式,將環保與公益理念融入普度活動中。
燒金紙。(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例如,嘉義民雄的大士爺文化祭,該祭典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舉行,除了傳統的誦經超渡儀式、放水燈。廟方也積極推動公益活動,今年舉辦了捐血活動,出動了三台捐血車,邀請信眾踴躍參與,體現了大士爺庇佑眾生與宗教信仰教化人心向善的精神。
火化大士爺升天祈福。(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在環保方面,許多廟宇開始採用可降解的祭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例如使用天然材料製作的香火與紙紮品,取代傳統的塑膠製品,降低廢棄物的產生。部分廟宇也開始推行「無煙普度」,鼓勵信徒以電子香火等方式參與祭祀,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環境。
越來越多廟宇使用無香政策。(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隨著社會的發展,廟會普度活動也在不斷轉型,從單純的宗教儀式,逐漸演變為結合文化、環保與公益的綜合性活動。這些創新的環保措施,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也讓傳統的普度活動焕發出新的生命力,不僅是對亡靈的祭祀,更是對現實社會的關懷與責任的體現。
(三立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