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5-9-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59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元普度為何放水燈?上面字句大有含義
在台灣的中元普度期間,「放水燈」是一項重要的宗教儀式。此儀式源於道教與民間信仰,旨在接引水中孤魂,使其上岸聽聞經法,並接受施食。放水燈的過程中,信徒會捧著寫有自己名字或公司行號的水燈,隨著法師的引導,將水燈放入水中,象徵引領孤魂回歸光明,祈求水陸兩界生靈早日脫離苦海,投胎轉世。
基隆放水燈科儀。(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其形式雖在各地區有差異,但通常包含以下步驟:
1.豎立燈篙:在祭典場所豎立燈篙,並懸掛「陰光普照」的燈籠,象徵接引孤魂。
2.放水燈:信徒捧著寫有自己名字或公司行號的水燈,讓好兄弟知道是哪家施主或公司供奉的,也有只寫上姓氏,不想過度曝光,此外也有寫「慶讚中元」等中元節敬語。接著,隨著法師的引導將水燈放入水中。
3.招魂儀式:法師進行招魂儀式,呼喚孤魂上岸,接受法食。
4.施食儀式:孤魂上岸後,法師進行施食儀式,供養孤魂,祈求其安息。
普度。(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歷年來,放水燈科儀不再只是傳統信仰儀式,更是社區文化的重要活動。例如每年基隆中元祭期間,居民與遊客會特地前來觀禮,感受儀式的莊嚴氛圍;燈光映照在水面上,漂浮的水燈象徵光明與祝福,將生者與亡者、信仰與文化連結在一起。
基隆放水燈科儀。(圖/三立新聞網)
每盞漂流的水燈,都承載著對亡靈的尊重與對生者的祝福,讓民眾感受到台灣民間信仰的文化溫度,也得以將這項傳統完整傳承下去。
(三立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