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142|回覆: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戰役] 國軍張靈甫七十四師覆滅的真正原因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4-24 23:51: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
史海︰國軍張靈甫七十四師覆滅的真正原因




1947年3月,蔣介石集中兵力對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企圖先佔領陝北和山東,再佔領華北和東北,進而佔領全中國。在山東戰場,集重兵40余萬,由顧祝同坐陣徐州指揮,分別由湯恩伯、王敬久、歐震組成3個機動兵團,沿臨沂至泰安一線,齊頭北進,企圖一舉殲滅華東野戰軍主力于沂蒙山區。為粉碎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陳毅、粟裕精心布陣,開始與之斗智斗勇。當時,進攻山東解放區的國民黨軍各部相當集中,為避免在進攻中被分割殲滅,采取了“密集靠攏,加強維系,穩扎穩打,逐步推進”的方針。






為了調動國民黨軍隊,迫使其分開,以便在運動戰中將其各個擊破,在1947年4月初到5月初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粟裕先後制定了5次調動國軍的計劃,指揮部隊時南時北,忽東忽西,誘使其往返行軍里程達1000公里以上,極大地消耗、迷惑了國民黨軍,終于導致第一兵團湯恩伯判斷失誤,認為陳毅、粟裕在他們強大軍隊的連續擠壓下,已變得驚慌失措,不敢應戰。于是,命令所轄各部發動全線進攻,以74師為主要突擊力量,由淮陰出漣水,進入魯南之臨沂,擔任開路先鋒,向蒙陰進攻。為保證74師行動安全,湯恩伯還把黃百韜整編第25師、李天霞整編第 83師置其左右,翼護其行。74師很快就佔領了郯城、新泰、蒙陰,于5月11日從垛莊佔領黃鹿寨、三角山、楊家寨、孟良崮,前鋒直指華東野戰軍指揮部所在地坦埠。由于國民黨軍隊擬對華東野戰軍實施中央突破,擔當中路主攻的74師態勢勢必稍形突出,這樣就將原來在一條線上齊頭並進的整編第2 5師、整編第83師稍微落在了後面,為華野圍殲74師造成了有利戰機,但在戰役發起前此兩翼部隊距74師皆不到10公里。

粟裕通過對收集到的各種情報進行綜合分析,根據戰局發展,決定以中央反突破對付國軍的中央突破,采取正面反擊、兩翼楔入、斷其退路和阻擊各路援軍的戰法,將74師從國軍重兵集團中割裂出來予以圍殲。戰機難得,稍縱即逝。決定圍殲74師是陳、粟在很短時間內定下的決心,5月11日晚摸清74師動向,5月12日中午正式下達了圍殲74師的作戰命令。

華東野戰軍以第1、第8縱隊楔入整編74師的左右鄰結合部位,迂回穿插,搶佔蘆山,以第6縱隊趕至垛莊封閉合圍口,斷其退路以第4、第9縱隊實施正面突擊,而以第2、第7、第3、第10縱隊分別阻擊、箝制萊蕪第5軍、新泰整編第11師、河陽第7軍和整編第48師。此時,第74師師長張靈甫很快明白了粟裕要圍殲自己的計劃。

不過,當時解放軍對其雖已有合圍之勢,但張靈甫憑其74師32000人的兵力及該師豐富的作戰經驗,只要向左或右方轉進,便可與國民黨軍83師或25師靠近會合,因該師與這兩個師都只相距不到10公里。一旦與其中一支會合,張靈甫的危險便會解除,粟裕指揮的解放軍便不會那麼容易能圍殲74師了。更何況,國民黨軍40余萬兵力大都在周邊lOO多公里範圍內,隨時都會開過來。

因此,在發現粟裕部隊對其有合圍之動向後,張靈甫不但沒有迅速撤離,面對險情,他反而作出了“將計就計”的決策,將部隊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主動讓解放軍來包圍自己。張靈甫幻想讓74師做一個“釣餌”,在解放軍10多萬大軍圍住他的同時,周邊的40多萬國民黨軍則從外面又反包圍解放軍。

張靈甫相信,周邊幾十萬國民黨軍,近則只有不到10公里,遠也不過100多公里,他們開到這孟良崮,最多不過是一兩天的時間。而憑74師的強大軍事實力與孟良崮的險要山勢,在此堅守一兩天不成問題。他認為,只要四面的國民黨軍一圍過來,他的74師不但能解圍,更能實現“中心開花”的效果,使國民黨軍創造出在孟良崮圍殲陳毅、粟裕的華東解放軍的大捷奇跡。

可見,張之主動被圍,目的在于牽制粟裕主力,使外圍黃百韜、李天霞等部40余萬軍隊對解放軍形成更大的反包圍。因為從距離上來看,兩天之內,其援軍完全可以到達孟良崮。

張靈甫將部隊一拉上孟良崮,這場戰役的性質及其意義就發生了重大變化。蔣介石立刻明白了張靈甫“中心開花”的用意,看清了這是個同陳毅、粟裕統率的華東解放軍決戰的絕好時機,他高興地說“抓住山東共軍主力,實為難得之良機,務必奏奇功于一役。”于是,他一方面命令張靈甫堅守陣地,吸引解放軍主力,另一方面嚴令孟良崮周圍的10個整編師,特別是李天霞、黃伯韜的部隊盡力支援整編74師,以期內外夾擊,聚殲華東解放軍于孟良崮地區。

從上可見,華東野戰軍在陳、粟精心指揮下,高度機動,與國民黨軍“耍龍燈”式周旋,終于創造出包圍74師的有利戰機。

盡管擔當中路主攻的 74師態勢稍形突出,以至于給華東野戰軍包圍創造了一個機會,但張靈甫在發現粟裕的意圖之後,完全可以並且有時間向國民黨軍25師或83師靠攏而跳出重圍,可他卻不退反進,主動被圍,則是為了打個“中心開花”的大殲滅戰,實現圍殲華東野戰軍的目的。

久經戰陣的張靈甫或許自大,但決不至于犯下孤軍深入的大錯。後來粟裕就曾明確指出“張靈甫乃百戰名將,怎麼能犯那樣低級的錯誤?張的所謂孤軍深入,實為深謀遠慮的誘攻之策。”“戰機不是自然地出現的,而是通過我軍的指揮得當,廣泛機動,誘使敵人因應而動創造出來的。”

作為當時指揮殲滅74師的主帥,這話說得最明白不過了。在後來的若干文章中,把華東野戰軍捕捉孟良崮戰機,說成是整編第74師孤軍冒進、送上門來的。這種說法是不符合戰場實際的,既沒有反映華東野戰軍將領的預見和戰役決策,也沒有反映國民黨軍的動向和“中心開花”作戰意圖。上述說法,可能是由于不了解創造和捕捉戰機過程的緣故,是從解放軍通常采用的傳統戰法出發來臆想戰場情況,這未免是削足適履,而且也把張靈甫想得過于愚蠢。

攻堅戰,阻擊戰,沂蒙戰場無處不在 血戰解放軍,王牌軍,孟良崮上未見蔣家援軍

陳毅、粟裕原想在運動中殲滅74師,卻沒料到張靈甫主動受圍,還上了孟良崮,堅守待援。危險與戰機同時產生。擺在華東野戰軍面前便一下子只有兩種結局了︰不是趕緊消滅74師,就是被74師粘住,反遭周邊圍過來的40多萬國軍的重創。戰況到了這個階段已很顯然,粟裕的華野10余萬人雖然圍住了張靈甫的74師3萬余人,但是自己又被40余萬國民黨軍戰略包圍。如果攻堅不下,國民黨軍“中心開花”圖謀得逞,後果將不堪設想!這種嚴峻戰勢說明,殲滅 74師,絕非易事。要取得戰役的勝利,既取決于圍殲74師能否迅速解決戰斗,又取決于阻援部隊能否擋住援軍。這就要求,解放軍必須在國民黨援軍到達之前,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殲滅74師。

戰斗于5月13日打響,經過14日、15日兩天的生死激戰,解放軍雖攻下了孟良崮主峰一旁的一些山頭,但張靈甫的主力尚在主峰頑守,戰斗進行得異常慘烈,孟良崮上已躺下了數以萬計血肉模糊的尸體。而攻山的解放軍各縱隊的傷亡也相當大,並且彈藥補充都出現了困難。加以周邊國民黨軍隊向孟良崮進發的情況,也令我軍軍心很有些緊張。因此,華東野戰軍總部與下屬縱隊一些指揮員提出︰久攻不下,又是如此境況,是否忍痛從孟良崮撤退,以保大軍不落入包圍圈。親臨前線指揮所進行指揮的粟裕,自然透徹明白當前戰勢的嚴峻︰獲勝與戰敗這兩種可能,都已接近了勝負概率的臨界線,此時,惟一能讓戰局偏向勝利或失敗的因素,就是對戰雙方的軍心了,而其中最重要的卻又是指揮官們的決戰信心與指揮效率。

在這一關鍵時刻,粟裕果斷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陳毅也宣布了追究失職者責任的“撤職、查辦、殺頭”的三大戰場紀律。並嚴令各縱隊務必不顧一切犧牲,限在24小時內攻上孟良崮,殲滅74 師各縱隊傷亡多少人,戰役結束後,保證給予補足建制;同時,打破解放軍為躲藏國民黨軍飛機、坦克歷來只在夜里打大仗的傳統,16日白天也繼續進攻。

誠然,74師上山不得地利,孟良崮通體花崗岩,根本無法修造工事,守山士兵都暴露在解放軍射界不說,這滿山的怪石亦成了攻山者絕好的掩體,使得守山方沒有開闊的射界,這是歷來守戰之大忌。兼之張靈甫的74師,賴以稱霸的美式槍械多為水冷式,可孟良崮上多石無水,其火力優勢發揮不了。至于那些汽車、重炮、坦克,都帶不上山,就更是一堆陳列品。

因此,所謂孟良崮險,對于74師來說,並不是像有人說的什麼“易守難攻”,而是“易攻難守”。但張靈甫如果想實現“中心開花”,就必須上山,必須主動讓其32000人馬受解放軍圍攻,因為他那戰術的整個核心要求,就是寄希望于周圍40多萬國民黨軍隊能夠在兩天之內圍攻過來,這樣,不僅能使他的74師輕易解圍,更能使國民黨軍獲得一次消滅華東野戰軍的大捷。因為,按常理推斷,近不到10公里,遠也就100公里的各路國民黨軍隊,一兩天內完全能夠到達。因此,張靈甫此役的成功與否,不在于74師上山,主要在于那40多萬國民黨軍兩天內會不會開過來。一旦用于反包圍的國民黨援軍不到位,張靈甫本人及其戰術便只有死路一條。

然而,直到16日下午74師被消滅之時,除了國民黨83師師長李天霞在蔣介石嚴令威迫下,派該師中戰斗力最弱的57團象征性地“來援救” 外,整個孟良崮就再沒有其他國民黨軍隊的影子了。張靈甫按常理推斷,只要他堅守一兩天,周邊國民黨軍是無論如何都能開進來的,他也的確死守了近三天。然而,就是他守到第三天時,國民黨整編第5軍被牽制于萊蕪;整編11師被阻蒙陰西北;整編65師、整編25師被阻擊于曹莊、蛤蟆崮、界牌;第7軍、整編第 48師被拒于留田、鼻子山。就是近在不到10公里的83師與25師都沒有趕到,從而使解放軍不僅有時間攻上孟良崮,全殲74師主力,而且還有時間在已撤出戰場後,因清點被殲的敵人人數不夠32000人(74師兵員數),又重返戰場,再抓獲躲藏的散兵7000余人,然後,解放軍才浩浩蕩蕩從容撤走。

綜上可以看出,盡管74師上山不佔地利,但是面對10余萬大軍的圍攻,還是堅持了近三天。因為按張靈甫原來的設想,只要74師能堅持兩天,援軍就能到達,“中心開花”的目的就能實現。而74師上山堅持兩天的目標完全已經達到。由此可見,張靈甫是否上山關系不到國共雙方這場戰役的成敗,是國民黨援軍兩天多沒有開過來,導致74師覆滅,導致張靈甫及其戰術的失敗。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74師的覆亡,非因74師上山,也非74師不能戰。

把 74師失敗的責任一股腦地推到了死去的張靈甫身上,這是74師覆滅後,顧祝同、湯恩伯等為推卸責任在國民黨軍事檢討會上的做法。

援軍矛盾重重,作戰互不協調,救援無力 人民參戰支前,軍民頑強奮戰,共譜凱歌

只要國民黨援軍能夠兩天內開到孟良崮,74師就不會亡。很少有人提出異議。那麼為什麼增援不力?是哪些因素導致援軍不能到位呢?

關于這個問題,時任國民黨國防部第三廳廳長的郭汝瑰在日記中寫道︰“余以純軍事立場覺得此次失敗十分怪異。蓋74師左右翼友軍均相距五六公里之遙,何以竟三日之久不能增援?”“各部隊如此不協調,戰斗力如此之差,除失敗而外,當無二路。”在這里,郭汝瑰看到的也只是國民黨援軍自身的原因。

國民黨軍隊自身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將領之間矛盾重重,作戰互不協調,軍官們大都把自己所轄的部隊看成是升官發財的資本,各部隊很難做到休戚相關、同舟共濟。83師師長李天霞見張靈甫被圍于孟良崮卻暗自高興,不但不救,反而率83師後撤。在蔣、湯的嚴厲命令下,才派一個連冒充旅部番號,進入沂水西岸佯裝支援。後來在蔣介石的嚴令威迫下,才派出距離74師最近的57團增援,但又親自打電話暗示該團團長,一旦情況緊急就馬上後撤。黃百韜開始對救援74師也不甚熱心,經蔣、湯再三催促,才派出部隊支援,盡管後來25師不遺余力地執行蔣的命令,盡力支援74師,但那時解放軍已完全控制了戰略要地天馬嶺,25師援軍被阻,寸步難行。由于多數國民黨軍官以保存勢力為重,各打各的算盤,盡管蔣、湯一再嚴令增援,各路援軍卻不能及時趕到孟良崮救援。

國民黨援軍不能及時增援74師絕不單純是國民黨自身一方面的原因。國民黨援軍開不過來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應該從解放軍、從解放區人民對此次戰役的全力支援方面來找。

與國民黨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解放軍方面上下一致,萬眾一心。各參戰部隊緊密配合、精誠團結。當時4個縱隊打援,各阻援部隊為堵住國民黨軍隊的增援,不惜一切代價,頑強抗擊,浴血奮戰,憑借既設的野戰工事,打退國民黨軍隊一次又一次沖鋒,在74師未被殲滅前,沒有讓援軍靠近孟良崮一步,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是攻堅部隊和阻援部隊密切配合的結果。正如陳毅在孟良崮戰役總結會上所說“偉大的殲滅戰,離不開主攻和阻擊,這往往是殲滅戰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千千萬萬解放區人民的無私支援在這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解放區人民人力、物質的有力支援,使解放軍把絕大部分兵員放在作戰第一線,既保證了完成阻擊各路援軍的任務,又使得解放軍集中全力在不到三天就殲滅了74師。

當時解放軍包括阻援部隊在內的9個縱隊彈藥、給養,主要依靠解放區百姓的支援。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解放區人民開展了空前規模的支前運動,他們以驚人的毅力,保證了數十萬大軍的物資供應。數以萬計的大車、小車、擔子和擔架隊川流不息地奢向前線,送物資、救傷員。諸城、濱海、蒙山、沂中、膠南、吳橋等地組織了千百支運糧隊、擔架隊。運糧隊的獨輪車每車裝糧均在200斤以上。人民群眾自備干糧,再餓也不動軍糧、自備簑衣、席子,以備遇雨護糧。不論風雨陰晴,不怕敵機掃射,各地運糧隊幾乎沒有完不成任務的。擔架隊和護理隊則出入戰場,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在此戰役中,有7.6萬隨軍民工,15.4萬二線民工,69萬臨時民工參加支前。人民的支援鞏固和加強了解放軍在戰役中的優勢地位,對阻擋國民黨各路援軍及對整個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正如陳毅所說“戰爭的勝利,是山東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事實證明,像這樣規模巨大、人馬眾多的戰役,離開了人民群眾的無私援助,要取得戰役的徹底勝利是不可能的。

其次,除從人力、物資上大力支援外,人民群眾還堅壁清野,開展游擊戰,積極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地方武裝在國民黨援軍所到之處,莊莊放槍,處處埋雷,使國民黨軍隊無落腳之地。人民群眾在國民黨援軍進攻時,空室清野,疏散資財,埋藏糧食,並嚴密封鎖消息,使國民黨軍隊無法得到糧食和情報。戰役開始後,魯中、魯南、濱海地方武裝和游擊隊,積極配合主力部隊阻擊援軍。魯中地方武裝訓練了1000多名爆破能手,組織了60多個爆炸破襲隊,帶著大批地雷分別在蒙陰、沂水、大汶口、新泰、青州等地配合主力作戰魯南地方武裝則向臨滋公路出擊,並斬斷了臨郯公路,不僅將魯中前線國民黨軍隊的大補給線切斷兩條,而且鉗制國民黨25師1個旅,64師兩個旅,20師1個旅,共4個旅不能增援孟良崮。

可見,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要想阻擋住國民黨各路援軍的進攻,取得這場戰役的完全勝利,是難以想象的。

張靈甫在孟良崮將計就計而布下的“中心開花”戰術,並非毫無根據。所以不能實現,是因為他看到的只是戰局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張靈甫久經戰陣,一向過于自信,認為74師是戰無不勝的“精銳部隊”,又處于居三島臨下的有利地形,各路援軍又比較靠近。但他卻忽視了國民黨軍隊自身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忘記了軍隊內部矛盾重重,不能協調作戰的通病,更沒有看到共產黨的將領們運籌帷幄、解放軍戰士頑強奮戰及其解放區廣大人民群眾對共產黨軍隊的無私支援。

由此看來,74師的覆滅應該從該師被圍和被殲兩個方面考察。74師先是被圍,繼而被殲。被圍是華東野戰軍將領陳、粟運籌帷幄,精心指揮,創造並及時捕捉了戰機。但張靈甫在發現粟裕圍殲自己的意圖之後,完全可以並且有時間向周圍國民黨軍靠攏而跳出重圍,可他卻不及時突圍,反而主動被圍,則是幻想打個“中心開花”的大殲滅戰,實現國民黨軍圍殲華東野戰軍的目的。74師被殲,不是因張把軍隊拉上了山。74師的確在山上堅持了三天,達到了堅守兩天的目標,只是由于援軍沒有在三天之內到位。而國民黨軍隊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身的某些因素外,還因為解放軍阻援部隊的頑強奮戰和解放區人民的人力、物質、軍事上的大力支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4-25 03:28:35 |只看該作者
歷朝歷代中國軍人都有擁兵自重的心態,加上有家無國心態,重視子弟兵,從來就沒有國軍,只有某家軍例如:
抗戰勝利後還有一些號稱黃埔嫡系部隊是領雙餉.這是嚴重打擊士氣作法,誰還願意拼命.打敗仗正常.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4-26 17:19:35 |只看該作者
看完張靈甫的戰事,突然覺得亞洲這邊的戰事都非常的壯烈。
我認為他是這場戰事中,唯一一個有心要打贏戰爭的將領。
才會讓自己與那麼多的弟兄陷入在如此險境中。

但...當時國民黨就算有再多優秀的將領,也不可能贏得此場戰爭,人民的心早就不在國民黨身上。
我的奮鬥~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5-4 01:50:59 |只看該作者
所以~要贏得一場戰爭
不是只有天時地利而以阿
人和 有可能是決定勝敗的因素阿

Rank: 8Rank: 8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9-5-5 16:09:41 |只看該作者
解放軍以9個縱隊(軍)20多萬人
打擊張靈甫七十四師32000人
三天才殲滅了74師
很厲害嗎?
數數看 解放軍9個縱隊一共死亡多少人??
張靈甫是彈盡援絕 自殺的
七十四師的營級以上軍官自殺上百人
七十四師不是戰敗
共產黨寫的戰史 看看就好

點評

jack0033  是的!! 張靈甫與七十四師 .... 才是真軍人.  發表於 2012-4-9 19:42:13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9-5-14 11:14:19 |只看該作者
張靈甫是員猛將就是如此才遭人妒忌
以至得不到增援
國民黨就是如此失去大陸
得不到人心
孫立人不是如此嗎
如他能聽美國建言歷史可能改寫

Rank: 4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9-5-14 14:51:22 |只看該作者
我國自古,哪個真正忠心的名將能相能真的完成偉大的理想目標?很少。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通病就是自私還有利字當頭,為了各勢力自我的利益,失去了真正忠心愛國又有膽識能力的將領,最後才會丟掉整個大陸,不然,我國近代名將當中,孫立人、張靈甫、張自忠、謝晉元、吉星文等等,每個將領的能力、愛國心、責任感與軍事素養甚至都比英美等國的要來得強,更不用說日法更是比不上,光是責任感還有即使是對投降的敵人也絕對不會濫殺的心態,這更不是那些印法等國傭兵可以比得上的,敗就敗在私心的人太多,當權的人又沒眼睛,才會又剛好讓共產黨收買民心的計略成功,注定的,能力再高的將領也沒辦法挽回狂瀾的!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9-5-26 11:38:04 |只看該作者
張靈甫是死在湯恩伯與李天霞之手,
事後追研責任,湯被免去軍團長之職,
李天霞則是死緩,但後來李天霞花了大錢竟改批無罪開釋。
不回應畜牲與莠民
莠民不知道自己無知
畜牲不承認自已無知
hgufrk 該用戶已被刪除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9-5-27 13:48: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9-5-27 16:44:43 |只看該作者
公高鎮主'該死'無功是福'有公是罪'老蔣從大陸一路輸到台灣'為什麼'因為他無肚量'無遠詹'才會輸給共產黨

我曾在馬祖軍情館看過一本2戰國共戰爭一些戰役'尤其是一些名將被共軍圍死的不知有多少'有多少名將

在撤退來台被軟禁'其下屬被冰凍'一句話'你被圍死我來佔缺'10公里走3天走不到因該的'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6 02:4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