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6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節日慶典] 清明寒食節的傳說與食俗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5-3 01:21: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左右。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
,在中國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


在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此時春色如畫,踏青春
遊,掃墓祭祖,是傳統習俗。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
指杏花村。」的名句是清明生動的寫照。

關於清明,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古代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之推的保護
下,流亡國外。

有一天,他們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介之推割下自
己腿上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重耳吃完後問肉是哪來的,介之推告訴說是自己腿上的肉。重耳感動地
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之推說:「我不求報答,但願你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要
多想些治理國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後的第十九年,終於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把流亡時期跟隨他
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賞了,唯獨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之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
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之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之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
當晉文公來到介之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之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

於是,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
,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之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
後,終究不見介之推出來。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之推的
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之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

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把介之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離開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
中做了雙木屐,每天穿在腳上,望著它哀歎:「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
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
,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之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
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晉國的百姓因而可以安居樂業,大家對有功不居、不圖名利的介之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
止煙火來表示紀念。

【清明食俗】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它的重要性還不如其前一日的寒食節,掃墓也是較晚才出現的活動。因為
清明及寒食的日期相當接近,久而久之,彼此的習俗便漸漸融合,形成了今日的清明節。

東漢的太原奉行寒食一月的禁忌時,當地的居民究竟靠何種食物來渡過三餐,目前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可以
提供我們作這方面的想像。不過,到了南北朝時,寒食的日期減為三日,便有人事先準備過節的食品。《鄴
中記》也說:「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種以麥芽糖調製的杏仁麥粥。一直到隋唐時,都還是寒食節的主
要食品。另外,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的食品─環餅。

宋朝的清明節,除了街市上所賣的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現成的食品之外,一般人家也會自製一種燕子
形的麵食,稱為「棗錮飛燕」,據說是從前用來祭拜介之推的祭品。明朝人還會留下一部分的棗錮飛燕,到
了立夏,用油煎給家中的孩童吃,據說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
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饑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
俗似乎在南方較為流行。郎瑛的《七修類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節時吃的「青白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
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則多為棗泥或豆沙。放入蒸蘢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熱後色澤翠綠可
愛,又帶有蘆葉的清香,是很受歡迎的清明節食品。

這些清明節的節食都有─共同特色,就是皆可冷食。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一七五八)中所記的「寒
食佳品」有香樁芽拌麵筋、嫩柳葉拌豆腐,也都是涼拌菜。就連後來在閩粵流行的清明節薄餅,也都是以冷
食為原則。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寒食的習俗已經式微,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歷久不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3 21: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