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教派(魏晉至隋唐教派)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22 01:46: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魏晉至隋唐教派

上清派:

上清派信奉的最高尊神是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並尊南嶽夫人魏華存為第一代宗師,上清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有[上清大洞真經] 、[黃庭經]等,而[上清大洞真經]是[黃庭經]的繼承和發展,[黃庭經]是道教教義與醫學相柔合的養生、修真古籍,以七言韻語描述人體五官、五臟,六腑諸神,更推廣至全身八景神及二十四真之形象與作用,恒誦經典中神名及存思諸神形象,可以消災怯病,不怕豺狼虎豹、又能臟腑安和,卻老延年,其修煉內容有胎息,固精煉氣,符錄諸術等,但主要內容還是以存思、存神為主要內容,即以精思凝想守護己身之神和存思與符錄並重的合二為一的修持方法。 其實,在上清派發展史上,發展和傳播上清經係的是楊羲,許謐和許?等。楊羲,字羲和,出生於晉成帝鹹和五年[330年],東晉吳人,後遷至江蘇句容,于茅山學道,為人善良厚道,聰明好學,少年時代就喜讀經史,並有靈通之感,早年便與許邁,許長史許謐結為神明之交,長史許謐曾推薦他給簡文帝為公府舍人,自隨簡文帝登位後,再不見他復出,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受授《牛黃制虎豹符》,次年,又從魏夫人長子劉璞受《靈寶五符》,晉哀帝興寧二年[364年],魏夫人又授以《上清真經》等道經秘典,又作隸字寫出傳許謐、許?,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68年]羽化,被道教上清派尊為第二代宗師,宋宣和年間敕封為“洞靈顯化至德真人”。上清派傳至南朝梁陳時第九代宗師陶弘景,他隱居茅山,並以茅山為祖庭,他繼承上清派道統又開創茅山宗,使茅山上清派不斷發展壯大,在道教史上地位顯赫,影響深遠。

靈寶派:

靈寶派的開創人是三國時瑯玡人[今山東省]葛玄,時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學道,感通太上,太上遣三真人下降傳授葛玄《靈寶經》法等三十三卷 ,葛玄又傳鄭隱及其兄葛孝愛,葛孝愛又傳子葛悌,葛悌又傳葛洪,葛洪又向鄭隱求道,再傳從孫葛巢甫,至晉安帝隆安末[401年]又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等,直至南朝劉宋時陸修靜總括三洞,立成儀軌,更使靈寶派大行於世。靈寶派傳播的主要經典是《靈寶五符經》、《靈寶度人經》,主要內容是闡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尊崇元始天尊為最高之神,又敷衍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還有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酆都等鬼神信仰,這些神仙時刻監察人間善惡, 觀察人的行為。人行善,將得到福報,人行惡,將受到懲罰,人學道修真齊心修齋,誦經禮懺,磚斃邢? 修持不斷,可登仙界。 靈寶派開創人是葛玄,發揚光大的卻是葛洪及從孫葛巢甫等。 葛洪[283-363或343],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江蘇句容人,東晉著名道士,道教煉丹家和醫學家,祖父葛玄,父葛悌,吳國入晉後為邵陵太守,葛洪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淡泊名利,尋師訪道,不遠千里,尤好神仙道養之法,曾拜師鄭隱,學煉丹秘術,後又拜師南海太守鮑玄[即鮑靚],娶鮑玄之女為妻,繼承鮑玄道學、醫學和法術,曾任吳興太守,將軍都尉等職, 後又選為散騎常侍他都固辭不受,而好參玄訪道,曾至廣東羅浮等地煉丹,後又勤於著述,其代表作《抱朴子》內外篇計116篇,另有碑、誄、詩、賦100篇,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隱逸、集異等10卷,有抄《五經》、《史》、《漢》、百家之言、方技雜事310卷,以及醫家要書《金匱藥方》100卷,《肘後備急方》4卷,葛洪晚學風角、三元、遁甲、六任、太一等法,並繼承了東漢方士左慈、葛玄和師父鄭隱的煉丹理論,並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其中《抱朴子內篇》不但精述了研製金丹的實踐,而且還認識了某些物質的特性及其化學變化,為中國煉丹史和古化學史提供了珍貴史料,對隋唐煉丹術等丹道發展有重大而深遠影響.

三皇派:

三皇派是上清經係、靈寶經係三大經係中行世最早的道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是《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又稱《三皇經》,據道書記載:開創人是南海太守鮑靚,于晉惠帝永康[300-301]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他又師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後又傳給葛洪,其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之類,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術。另一說法是《三皇文》為帛家道的帛和所傳,相傳得之於西城山石壁,其經後由鄭隱授之葛洪,該經固有兩种經本,一種稱《小有三皇文》。又名《小有經》,而另一種為鮑靚秘藏于“大有宮”中的《大有三皇文》已稱《大有經》。都是一種劾召鬼神的符書。至南朝由陸修靜所得並匯歸一流,先傳孫游岳,再傳齊梁時陶弘景,由陶弘景加以發揮,形成道教經錄派,至唐代便成為丹鼎派、符錄派之外的以經法相授為主的一大宗派。

樓觀派:

樓觀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我國西北地區興起的道派,傳播的核心在陜西周至縣終南山麓,以樓觀為傳道根據地,其樓觀派的開創人是周代函谷關令尹喜,因尹喜在此修道,接草為樓,以觀星望氣,固名為樓觀,後老子西行途經樓觀並在此為尹喜傳授《道德經》而影響很大,成為樓觀派的開創者,但實際傳播和發展樓觀道的是北魏末的梁諶、王浮。以及王延、嚴達、蘇道標、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樂、于長文、張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世號“田谷十老”,樓觀道奉持的主要經典是王浮的《化胡經》和《西升經》,主要闡揚老子之道,宣揚“老子西升,開道竺幹,化胡成佛” 為內容,又以老子之道解說煉形之術和長生之說,引深道教教理教義,內容涉及道教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特別吸收玄學貴“無”思想,同時又融合和吸收佛教“三業”、“六根”等內容。使魏晉道教在教義方面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寇謙之與北天師道:

北天師道是由北魏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其主要道場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稱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清整原三張的五斗米道,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以及男女合氣之術,新天師道所傳《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宣講《新科》等大道清虛之道,提倡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其新天師道的做法有: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號,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師為治的管理體制;二是廢除天師祭酒道官私置治職和世襲舊制,改革三張祖孫世襲天師之位的傳統;三是革除三張時期租米錢稅制度,道民只需交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錠,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除去男女合氣之術;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禮法,按儒家倫理道德規範,增訂道教戒律和齋儀;六是吸收佛教“輪迴生死”之教義,宣講善惡報應之說;七是將服餌修煉之術與符水禁咒之術如方技、符水、醫藥、卜筮、讖緯之書合而為一;八是道徒誦習道經,改“直誦”為“樂誦”,即誦經用音樂伴奏。這樣,新天師道重視醮儀,提倡禮度,改變了過去以符水療病及注重煉形的教義,特別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錄,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發展壯大。

陸修靜與南天師道:

南天師道是由簡寂先生陸修靜改革江南天師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現在他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和改造,並積極收集整理道經,制訂道教齋醮科儀,推動了南朝舊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別是陸修靜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間隱居廬山修建太虛觀[後人稱簡寂觀],他乙太虛觀為大本營,在此收徒布道,不斷擴展太虛觀,曾先後擴建有白雲館、朝真館,煉丹井,搗藥臼,洗藥池等,太虛觀興起後,先後又建築有康王觀,崇善觀,真觀,昭德觀,白鶴觀,廣福觀,太平觀等數十座道觀,均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因而被譽之為道教“真第八洞天”。隨著廬山道教的擴大,其地位和聲譽不斷顯赫,逐漸成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場,使得四方高道紛至遝來,至唐宋時,先後有許堅,錢朗,孫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雲集廬山,廬山高道輩出,名聲大震于江南。為了完善齋醮科儀,他一是吸收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等倫理道德並作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規,強調忠孝為先,這樣,既保證了道士嚴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儀范。二是吸收佛教“三業清靜”思想,即要求去貪、忿、癡,身除殺、盜、淫等,以制定齋儀,並特別強調”齋直為求道之本”。三是注重廣收道經,著書立說。他“祖述三張,弘衍二葛”潛心道教理論研究,並著有《靈寶經目錄序》,《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道門科略》、《洞玄靈寶五感文》等,他將這些齋戒儀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經如藥方、符圖等計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採用“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方法,成為道教史無前例的道書分類法,他將這些道書整理集成《三洞經書目錄》,于太始七年[471]上獻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讚賞,使“靈寶之教,大行於世”,特別是他總括”三洞”,改革舊天師道,並提倡以齋儀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斷壯大,威震江南,成為江南道教的統領,與北魏寇謙之改革的“北天師道”南北並存,而稱南天師道……

陶弘景與茅山宗:

茅山宗即茅山派,是以江蘇句容茅山為祖庭並承繼上清派而形成的道派, 陶弘景是南朝齊梁時著名高道上清派第九代宗師, ,他編撰《真靈位業圖》為上清神譜, 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該宗派誦習的主要經典有《上清經》,兼學《靈寶經》、《三皇經》和《正一經》等經戒法錄,其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結合服食、導引、藥餌、內外丹養生諸術,提倡眾術合修以得長生之道,茅山派既繼承上清派又有開拓創新和發展的特長,一是改前輩高道亦仕亦隱的修道方式,重出家清修,陶弘景自己曾歸隱茅山,自好“華陽隱居”,苦心修練,編篡道經,弘揚上清經法。二是吸收儒家和佛教的精華,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三是吸收前人經驗教訓,注重人材培養,至隋唐有王遠之,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高道輩出不絕。四是重上清派道教信物的傳承,如茅山的“印”、“劍”等“鎮山四寶”就是上清派代代承傳的信物。這樣,上清茅山派成為道教史上別具特色的宗派。

鐘呂金丹道:

鐘呂金丹道興起于隋唐,是由鐘離權和呂洞賓倡導的,在道教又稱內丹修煉術,即以自身為“爐鼎”,以人體內“精、氣、神”為藥物,運用“神”去燒煉,通過胎息、導引、行氣、存想等內養方術,可以使精、氣、神凝為“聖胎”,“聖胎”可以離開軀體而為身外之身,永世長存,這個“聖胎”就叫神丹,或稱為內丹。內丹道由隋代青霞子蘇元朗首開其說,既而有劉知古,崔希范,鐘離權,呂洞賓,施肩吾,彭曉,陳摶等發明道要,於是內丹道經典道書紛紛出現,如崔希范的《入藥鏡》,張元德的《丹論訣旨心鑒》,陶植的《陶真人內丹賦》,羊參微《元陽子金液集》,劉知古《日月玄樞篇》,還陽子《大還丹金虎白龍論》,吳筠《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林太古《龍虎還丹訣頌》,董師元《龍虎元旨》,鐘離權的《靈寶畢法》、《雲房三十九章》,呂洞賓的《直指大丹歌》、《指玄篇》,鐘離又授呂“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訣”等,形成鐘呂金丹道,至北宋張伯端著《悟真篇》闡明其道後,內丹道在道教更為盛行,成為道教徒最奧妙、最隱密的修仙之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1 01: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