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3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族群介紹] 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名稱的由來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以領養代替購買 以結紮代替撲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6 16:27: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太魯閣」名稱的由來 Tera Yudaw李季順



    太魯閣族人(Truku)源自南投縣境的平生部落,該部落位於山坡上的台地,是由三個地形所構成(自遠處望去的山坡上台地,背有向上斜坡、前有向下斜坡,是由一個平地兩個斜坡構成),族語稱三個叫Tru,因此稱此地為Truku,即為「太魯閣」名稱的由來。因此居住此地的族人自稱為太魯閣族人,因族人居此,人地相融後該土地賦予族人生命意義與內在價值。

    太魯閣(Truku)就族語的意義來說,如果用作名詞來解釋,則為「我族」之意,有「第一人稱」及「我們」或「我」的意義;用作形容詞來解釋,是強調一個人「內在」的價質,如男子勇敢、正直、慷慨、誠實、遵守社會規範等,女子為勤於家務、擅於織布、遵守婦道者[1] 。以上所指的傳統價值就是gaya的實質內涵。

  南投縣境的平生部落台地(Truku Truwan[2] ),是族人最原始的聚居地,後來因人口增加耕地有限,有的遷至「較上方」的坡地另闢耕地,即德克達雅(Tkdaya)的地方[3] ,此地為今之南投縣境春陽溫泉週邊台地,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一個Tkdaya Truwan;另有些人遷至德烏達(Teuda)的地方[4] ,此地為今之平靜部落附近的台地,也形成另一個Teuda Truwan。不論是居住在較上方的人或是路過之人,都源自Truku Truwan,均置Truku Truwan為中心位置,此即太魯閣族人有德克達雅群、德烏達群及德魯固群(留在原居地Truku Truwan者)的緣因。大約在三、四百年前以上三個群為了接近太平洋(目的是以海水煮鹽,山上生活需要鹽分[5] )及尋找更遼闊的獵區和耕地,乃向東遷移(向西距海較遠又有平埔族的威脅)。「德魯固群」散居在立霧溪附近;「德烏達群」居住在陶賽溪附近;「德克達雅群」則居住在木瓜溪附近,長期以來異族也都慣稱居住在這裡的族人叫「太魯閣Truku」,「太魯閣」名稱因而得名,以上三個溪谷都分布在現在之太魯閣國家公園裡面。

    滿清時代,在羅大春的【台灣海防開山日記】一書中,提到沈葆禎兵,修築北、中、南三路,其中北路(今之花蓮一帶),文中對當時的族群有一段描述:「…..自大濁水溪起至三棧城止,依山之蕃,統名曰:大魯閣。」日據時代,森丑之助在台灣探險之後所著之【生蕃行腳】一書,書中所附的照片裡,照片下方敘述當時的情景為:「森丑之助在花蓮北埔海岸,與太魯閣族總頭目及所率領的五十七名武裝代表談判中」之留影[6] 。其次一九一四年「太魯閣對日戰爭」時,日本稱居住在太魯閣山區的原住民為「太魯閣族」[7] 。另外廖守臣在其所著之「泰雅族的文化」書中也指出:「---花蓮縣境泰雅族慣稱自己為【托魯閣】或稱【太魯閣】」[8] 。

  由於台灣高山林立,地形陡峻,由以上得知,太魯閣族人稱自己叫Truku。滿清政府稱我們叫Taroko大魯閣,日據時代稱我們為Tairoko太魯閣,國民政府沿用之。族人居住在立霧溪山谷地區已超過三個世紀,早期族人與外族如阿美族、漢族等的接觸或以物易物之小型買賣行為,均以今之太魯閣地區(富世村)為主,因族人居住此山區,因此外族群人稱此地區為「太魯閣」[9] 。

  [1]另外Sejiq(賽德克)的字意,用作形容詞是指一個人的「外在」的美貌;用作名詞是泛指所有的「人類」,也用來區別人與動物之間的不同。
[2]Truwan是指深山裡面、發祥地之意。
[3] 族語稱「上方」為:Tkdaya。
[4] 族語稱路過或過路人為Teuda。因為這群人通往耕地必須路過原居地Truku Truwan 故名Teuda。
[5]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訪談秀林鄉崇德村第八鄰周玉葉女士及九鄰李文山先生兩位耆老。
[6] 參見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2000【生蕃行腳】,頁83。台北市:源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 參見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宋建和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下卷)】,原名為【理蕃志稿】,頁373。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8] 參見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頁2~3。
[9] 參見楊盛涂2001【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講座】,頁2。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Hakaw utux:靈橋  
   “Hakaw utux”(靈橋)是驗證男子善獵與女子擅織的技能,才能進入到神聖刺紋儀式之境界。Sejiq Truku自古以來的族群象徵,其概念意指族人成年後必須紋面表示成年。故一個真正的人的內涵,最終達到人一生的追求:通過人的歷鍊,到達祖靈的居所。“Hakaw utux”是通往靈界的連通管道,此一信念乃轉化為人與祖靈同質的意象。關懷的焦點在於生命階段的過渡,根本的命題是關於族群的生存繁衍。



  鄉治沿革



  秀林在清朝的時候,隸屬於台東直隸卅蓮鄉地,在日據時代稱為「番地」,由研海支廳與花蓮港廳的番務課管理,一直到台灣光復之後,原屬於新城鄉管轄,隨後在政府積極提高原住民的民族平等地位以及扶助山地地區,於是在政治上廢除山地部落組織及頭目制度,又改制為「鄉」,實施地方自治,來提高其政治地位,並且設鄉治中心於「武士林」也就是現在的秀林村,最初訂定鄉名為「士林鄉」但是因為和台北「士林」同名,因此取其當地山明水秀林木蒼薈的優雅環境之意,改易為現在的鄉名-「秀林鄉」。秀林鄉轄區有文蘭、銅門、水源、佳民、景美、富世、崇德、和平以及鄉公所所在地的秀林等九個村。





  正名

  明朝時期西元1874年羅大春在其所著『台灣海防開山日記』中,首次用『太魯閣』稱呼族人,1895年日本據台之後,許多人類學者來台研究,其研究報告中將太魯閣族併入泰雅族,1945年國民政府避難台灣,就延續這樣的文獻,這樣的觀念,族人全然不知,直至近十幾年來族人耆老率先反應「我族之外的誤植名稱」,耆老對政府的無知感到不解,於是又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開始眾宣:「我們是太魯閣族不是泰雅族」,故爭取族名運動概念因此而

  形成;耆老黃清太(89歲)(於2004年10月)、南投縣仁愛鄉平生部落空(Truwan)、太魯閣族發源地(Truwan)耆老透過當地牧師余信平及長老余連來一致認定:我們自古至今是〔太魯閣族〕,未曾改變過。因此獲得更多族人之支持而向政府表明正名的決心與意願,族人的民族自覺度已經沸騰到最高點。於1997年發起的「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經過近十年的努力與爭取,終於獲得認可,於2004年1月14日行政院正式宣布「太魯閣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



  溯源與遷徙



  太魯閣族人從哪裡而來?據民族學家的說法,其祖先應早在五千年前就移入台灣,原居於濁水溪上游與北港溪上游的霧社山區,十八世紀左右起,由於人口增加、耕地不足等原因而有遷移的行動,其中一部份族人便先後翻越過中央山脈,進入到東部山區建立許多部落定居。

  各部落的原居地不同,向東遷徙的時間、路線也各有不同,太魯閣群  原居於今日濁水溪上游靜觀西方的托魯閣、托魯萬等地,約十八世紀中葉時,族人在狩獵途中,發現中央山脈東側廣闊山野,遂集體越過奇萊北峰,進入立霧溪流定居。道澤群則原居於廬山東方溪岸的巴卡散,也於十八世紀初起分兩支東遷,一支越過奇萊主山到陶塞溪的梅園,另一支則翻過南湖大山,到陶塞溪中游的魯多侯等地。德奇塔雅群則原居於霧社與廬山間的濁水溪與眉溪上游,其中有一支遷居至木瓜溪流域,在龍澗附近建立巴托蘭社,而後又再擴散至銅門,清朝末年受太魯閣群的壓迫,再向外遷居至壽豐鄉溪口村及萬榮的明利村。

  正當太魯閣族各群在中央山脈東側山區,逐漸建立起生活的新天地後,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日本人為了獲取山區林木礦產等資源,藉故陸續發動多次大小戰役,試圖迫使太魯閣族人臣服,然而各聚落先人不甘生活領域遭受侵擾,奮勇抵抗,使日本的企圖無法得逞。

  1906

  年因採樟煉腦利益問題而發生威里事件,花蓮港支廳警部大山十郎等三十六名日本人遭太閣族殺害,此後日人一方面安撫太魯閣族人,另一方面也積極擬定「五年理蕃計畫」,經過縝密籌畫,終於1914年發動「太魯閣族戰役」,動員20749名陸軍及警察,配備大砲、機關槍等精良武器,分東、西兩端夾擊立霧溪流域的太魯閣族人,而各部落總共僅二千多名太魯閣勇士抵抗,經過二個月又十三天,族人不敵日軍優勢的武力而投降,自此開始日本的統治。

  太魯閣戰役之後,1930年南投霧社也發生有名的「霧社事件」,事件結束後,日本對原住民的統治更加強硬,秀林鄉的太魯閣族人也受到影響,強迫族人往低山或平地遷移,甚至將不同家族遷至同一部落裡,也使傳統部落結構與生活習俗逐漸受影響與改變。







  秀林鄉人口一萬五千多人,其中太魯閣族人就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漢族則是本鄉的「少數民族」。漢族除了閩南、客家人之外,另有不少是中橫公路開通後,進入山區開墾耕種的築路榮民。山是太魯閣族人的家,他們最早在河階地或山中的平緩地帶建立部落,以耕種狩獵為生,但經過日治時期以後的多次遷徙,如今大多已移居到低山平地生活。儘管如此,太魯閣族人仍普遍保有高山民族樂天、豪邁、熱情的本性。



  狩獵與織布是太魯閣族人最重要的傳統技能之一,狩獵是男子的工作,通常利用農閒時單獨或成群前往打獵,捕獲的獵物帶回部落中與族人共享,這也使太魯閣族人大多擁有「分享」的優良傳統。有時也會為了祭典的目的,共組獵團前往狩獵,所得獵物則為祭典中食用。男子打獵的技能大多來自於父兄的教導,男童約十歲起就必須跟隨父兄打獵,在狩獵的過程中,不僅學到狩獵技巧,也慢慢了解動物的活動習性、食物、植物的利用等自然生態知識,及方位辨識、山野間的生存之道。男童不斷學習,直到獵到獵物,才會被視為獵人,也才能擔負部落的責任。



  織布是女子的工作,全家人的衣著、被單等都仰賴婦女一線一線織成,其技術在台灣各族原住民中可說是一流的。織布的材料取自苧麻的樹皮,經剝麻、刮麻、取線、煮麻、染色等繁瑣手續後才能織布。女子自幼就必須學習織布,織布的技術精湛與否,也是部落中評斷女子能力與社會地位的標準,女子織布技藝超群,便會在部落中受到崇敬,也能成為勇士競相追求的對象。

《 本帖最後由 草薰風 於 2010-12-6 16:29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12-8 01:30:43 |只看該作者
版主收集資料好辛苦,給版主推一下,謝謝分享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4 21:0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