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平埔舊地老建築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以領養代替購買 以結紮代替撲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24 18:48: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麻豆、佳里一路遊 文化之旅具深意
  

文、圖/陳婷芳  



夏日炎炎,驕陽四射,暑熱的燥氣沸騰著大地的溫度,棲身大樹綠蔭下,一陣微涼的清風吹得舒爽宜人,行走在古城鎮區,漫遊一趟消暑文化之旅,清幽的午後,流連著舊時光的軌跡,平埔舊地老建築錯落的光影,烙印著歲月的印記。  


 
水堀頭港碼頭坡道結構保留相當完整,設施
前緣可見堆覆於底板下的早期三合土塊。

建築之美

麻豆總爺糖廠 閒置空間再利用

麻豆及蕭圮(即今佳里)為荷據時期台南平原平埔族四大社主要社群,在平埔族語意中,麻豆更寓含「美麗的眼睛」之意,物產豐饒,人文薈萃,豐富的文化典藏成為小鎮裡尋幽的秘境。

興建於日治明治年間的麻豆總爺糖廠,輝煌的成就曾經稱霸糖業界,時至今日,當代建築依舊可一窺昔日風華,紅樓辦公室落成於一九一一年,迄今近百年悠悠歲月,紅磚造牆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搭配著木構門廊,融合西方建築典雅華美,又呈現出日式建材古樸韻味,為此曾獲選為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全台七個試辦點之一。

優游於建築空間領域,修復中的社長宿舍、招待所、紅磚造食堂將分別於今年八月、十月以及明年三月完工,以木構建築為主體的社長宿舍獨具素雅清靜氣質,占地一千多坪的日式庭苑保留得十分完整,尤其以難得一見的洗石子石燈籠更是日治時期造景工藝代表,原為員工俱樂部的招待所則是一棟日本京式木造二層樓房,曾供藝術家駐村創作,比鄰的紅磚造食堂同樣是巴洛克風格之建築,隱蔽的涼蔭成為遊人納涼所在,悠閒地喝咖啡,快活地吃冰棒,遊興滿懷。

廣闊草原上一片綠草茵茵,老人們玩著槌球,兩排高大的樟樹夾道成綠色隧道,年輕人騎著單車嬉戲而過,每年藝術季創意作品也成為最佳裝飾品,漂流木、稻草、紅磚各自表現出嘉南平原米倉、六甲磚窯等在地元素,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在空間重造的舊糖廠裡,處處皆是慢活步調的人生風景。

思古幽情

水堀頭遺址 古港園區活招牌

 
1988年出土的荷蘭井已有300多
年歷史,曾是當地居民生活用
水必需品。

距離總爺藝文中心不遠處的水堀頭荳古港文化園區,是麻豆鎮北方所挖掘出土的考古遺址,意味著更久遠的歷史脈絡,不僅追溯至荷據十七世紀的殖民背景,當時地理環境更是迥異於今日形貌。

水堀頭遺址於四百年前曾是繁盛的台江內海港口,其位置正是台灣西南平原中段的一個廣大內海,倒風內海東南端一條港汊的盡頭,當年荷蘭人為了防杜漢人與平埔族人貿易交流,派遣軍隊巡守倒風內海,卻遭遇平埔族人頑強突擊,因而發生了著名的「荳溪事件」。

繁盛一時的水堀頭渡河口,在十九世紀倒風內海逐漸浮覆及歷經曾文溪洪水氾濫後,港域逐漸淤淺,碼頭機能隨之喪失,之後便由麻豆市街路運所取代,廢棄後的港域也逐漸沼澤、陸化,還有河水沖積,也因此成為當地居民棄置生活用品的場所,從考古挖掘過程中,甚至也出土一具相當完整的馬骸骨。

透過考古學的發覺,還原港口原來的樣貌,確認港口是由港域、碼頭坡道、貨物堆置廣場、聯外道路組合而成,如果以三合土結構的碼頭坡道為中心,港域在東及東北側,其中東北側目前仍是鳳池,貨物堆置廣場在西北及北側,西側是一條通往後牛稠的路道,東南側則是港域向南延伸的水域,除了已看出一座小型港口設施的完整輪廓,考古工作還發現二次不同時期的碼頭三合土設施,廣場早晚期地面,同時也遺留水景、爐灶等生活日常等設施。

荳古港文化園區裡,除了碼頭遺址之外,也規劃了古道復原保留,園區散置的石車是挖掘自龍湖的舊物,共有三十六個,相傳是用來壓制龍穴,其中隱含三十六天罡之數,不過由於排列整齊,因此又被認為是建橋時所做的跌水工程。

二百多年來,水堀頭充滿眾多神奇色彩的傳說,根據地理風水之說,此地應是龍喉、鳳穴、天子氣,麻豆地方世代相傳清乾隆年間,唐山地理師曾假建橋之名,行陰敗地理之實,破壞此地靈氣,當時龍喉鳳穴遭到鎮壓,繁華的港市從此災變頻傳,並使坐鎮水堀頭龍穴的五府王爺易狩他鄉。一九五六年間,重啟靈穴時,不僅挖出杉木、石車、蓑衣等,還冒出汩汩泉水,傳說此水可治百病,而湧泉也隱約浮現如龍、鳳、老者騎獸吉像。

飲水思源

北頭洋平埔園區 文化薪火再傳承

 
北頭洋族人世代奉「阿立祖」為最高神靈,以
敬果祭拜,但不燒紙錢,壺罐為「向神水」,
經向阿立祖請示後,相傳可淨身、治百病。

在平埔族四大社中,蕭社群人口最多,北頭洋為平埔族西拉雅系蕭社的發源之地,「北頭」為平埔語,意為「巫女」,與台北「北投」是同音異體的同意字,所以北頭洋就是「巫女之山」。

在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裡,致力保留平埔族人生活文化,立長宮是平埔族人的公廨,創建於一九五四年,為平埔族人祭祀阿立祖的場所,門廊上一對門聯「千壺淳酒念先住民 一口檳榔祭阿立祖」,足見平埔族文化不同之處,而坐落於立長宮後方的慶長宮,奉祀觀音佛祖,平埔族人稱之為「佛祖媽」。立長宮祭祀並不燒香拜拜,僅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深夜至二十九日舉辦夜祭,並在三月二十九日阿立祖生日當天由契子以檳榔、米酒、粽子行「三向」禮。

地廣人稀的園區裡,一九九八年出土的古井是三○○多年前由荷蘭人所開鑿,由於水質屬於石灰質水井,水質清澈、味道甘醇,日治時期曾是著名「蘋果水」飲料製造原水,並用來製造豆腐、鹽等,北頭洋先民也均仰賴此井飲水、耕種,後因自來水管鋪設,荷蘭井漸被忽視,終被山丘風沙掩埋,藉由古蹟之整修,也重現北頭洋族人飲水思源之情懷。

荷蘭井附近有一株百年粿葉樹,學名為黃槿的老樹是北頭洋目前僅存、也是最具代表的活古蹟,樹形如墨魚觸鬚倒立地面,形成非常獨特的自然景觀,由於每年冬至時,家家戶戶都會作菜粿,並取其樹葉作為底部襯墊,因而長久被族人稱之為粿葉樹。

由於飛沙崙地形隱蔽,昔日族人以搭建望高寮守護部落安全,然而歷經歲月摧殘早已傾圮分解,目前僅存水泥基地及三角點,可循著登山步道而上憑弔一番。 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呈現著多元深度內涵,卻也因傳統習俗失傳,極大部分已不可考,重建文化園區,正是開啟薪火相傳,部落世代也將生生不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9 00:2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