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3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術繪畫] 畫家介紹~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優質套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3-23 11:36: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 ~ 1564﹞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他的藝術創作在人文主義思想支配下,加上受薩伏那羅拉〔Savonrola﹞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方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奮鬥的精神。

  他曾說,他繪畫時「不是用手,而是用腦」。他譏笑風景畫「只適用於修道士及一些缺乏真正和諧音樂感的紳士。」他以另一項原則─對男性美的崇拜─來反映他的柏拉圖主義思想,並肯定人是依上帝的形象來創造的。

  米開朗基羅在中年時所創作的《大衛》﹝David﹞雕像,被認為是象徵為正義而奮鬥的力量。他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800 方米的天花板上,連續工作 4 年,獨力完成了《創世紀》﹝Genesis﹞的巨型天頂畫。晚年所作梅迪西陵墓雕像《晨》﹝Night﹞、《暮》﹝Twilight﹞、《晝》﹝Dawn﹞、《夜》﹝Night﹞等。具有冷靜而沉鬱的悲劇性質,顯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動與意志的矛盾。他的重要作品尚有壁畫《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雕塑《摩西》及《奴隸》等。建築設計有聖彼得大教堂拱頂 ﹝The doom of Saint Peter's Basilica﹞和康比托利歐廣場 ﹝Piazza del Campidoglio﹞行政建築群等,並有詩集傳世。



多尼圓形畫 ﹝The Doni Tondo﹞


說明:
  這是米開蘭基羅在畫架上完成的少數作品之一。畫中的聖母瑪莉亞和聖約瑟代表舊秩序,聖嬰代表充滿光明的新世界,背景中的裸體人物代表基督教之前的歲月,在這些人物之間位於畫面右邊的小男孩是小聖約翰,它扮演著聖家族與基督教之前時光之間的橋樑。

  米開蘭基羅並不像達文西那樣,將人物融於光線和環境之中,而是將他們勾出明晰的輪廓並著上濃重的色彩,使之看上去更具有雕塑感。這是米開蘭基羅不斷追求的風格。這幅畫採用的是蛋彩畫技法,用蛋黃將顏料固定住。米開蘭基羅用畫筆塑造形體,用光與影將其人物塑成浮雕狀。他曾說:「繪畫愈有浮雕效果就愈出色,而浮雕愈像繪畫就愈糟糕。」

  男性裸體賦予米聞蘭基羅無窮盡的藝術靈感。在這幅畫中,他把一個男模特兒畫成女性,這可從瑪莉亞那肌肉隆起的胳臂上看出來。畫中的三個人物以螺旋式動作聚在一起,胳臂和腿構成一鏈條狀。瑪莉亞扭曲的身姿,以及其他人物扭曲程度稍小的姿態,在後來的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壁畫中被大量地使用。在這幅早期作品中,米開蘭基羅顯示了他對構圖的韻律以及動作的偏好遠遠超過了對色彩的興趣。



西斯汀禮拜堂拱頂﹝The Sistine Chapel Ceiling﹞


說明:
  西斯汀禮拜堂拱頂的一整幅濕壁畫展現了一位藝術家用個人之力所能創作的場面最宏大的裝飾畫。米開朗基羅為整個建築結構注入了生命,他將拱頂分隔開以組織畫面空間;在這空間中,他畫了 300 多個人物形象,代表著新柏拉圖理論中安魂的根源及其返回到上帝的主題。

  在拱頂的最高部分,米開朗基羅用《創世記》﹝Genesis﹞神話中的九個故事分別畫了九幅巨型濕壁畫。其中五個畫面稍小些,周圍有四個裸體人像各占一角。這些畫面分別是:《諾亞之醉》﹝Drunkenness of Noah﹞、《諾亞的獻祭》﹝Sacrifice of Noah﹞、《創造夏娃》﹝Creation of Eve﹞、《分開海水與陸地》﹝Separation of the Earth from the Waters﹞以及《分開光明與黑暗》﹝Separation of Light from Darkness﹞。另外四幅大一些的畫面被安排在幾對拱弧之間,即:《大洪水》﹝The Deluge﹞、《原罪與逐出樂園》﹝The Fall and Expulsion from Garden of Eden﹞、《創造亞當》﹝Creation of Adam﹞和《創造眾星》﹝Creation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ts﹞。



大洪水﹝The Deluge﹞


說明:
  《大洪水》這幅溼壁畫是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禮拜堂拱頂上繪製的第一個聖經故事。此畫描繪著一群逃難者躲藏在被上帝的閃電擊中的帳篷下面,閃電是上帝大發雷霆的象徵。畫面充滿悲愴和痛苦之情;那些備受痛苦的人類赤裸著身軀,四肢扭曲伸展、複雜地交織著,表現人類絕望和受上天懲罰的戲劇性場面是通過那些迷途罪人的姿態和表情展現出來的,他們有的互相幫助和照顧,另一些則在為苟延性命而苦苦掙扎。綠色、藍紫色和粉紅色之間的色彩反差增強了大難臨頭的氣氛。看著這些由於受磨難而表情滯重的人物向前行進,我們幾乎能聽到狂風搖撼樹枝時的呼嘯,幾乎能感覺到上帝憤怒時的恐怖氣氛。



德耳菲女先知﹝The Delphic Sibyl﹞


說明:
  《德耳菲女先知》畫中形象是女預言家系列中最受人崇拜的一幅。她有著無法形容的美麗容顏,以及優美和諧的姿勢,此形象似乎是《多尼圓形畫》﹝The Doni Tondo﹞中聖母的身影。此畫安置在分隔拱頂的建築結構中,其表現的青年女預言家眼睛明亮,似乎要從容納她的寶座上起身,以進入一個獨立的空間中,這動勢由她的身體弓彎著的形態顯示出來;畫家以此解決畫面上的平衡。她頭部靜止的線條形態阻止了身體的動勢,並突出其驚愕的表情,眼睛圓瞠著,嘴半開著,似乎才剛向她揭示了一個神奇的事件。

  西斯汀禮拜堂拱頂的整幅濕壁畫曾經在 1980 ~ 1992 年之間經過清理修護,這張圖片是在清理之後所拍攝,顏色顯得十分亮麗。



原罪與逐出樂園﹝The Fall and The Expulsion from Paradise﹞


說明:
  米開朗基羅將《原罪》和《逐出樂園》兩個故事情節安排在同一幅中,兩個故事既連貫,又從居中的生命之樹得到平衡。在同一時間中從生命之樹迸發出邪惡和復仇兩種力量:一種力量是由上身為女像的蛇來表現,她將禁果獻給夏娃;另一種力量是由那位天使代表,他正將兩人從陸地趕向沙漠。人類始祖在米開朗基羅的腦海中獲得了雕像般的形象,雄偉高大,又英氣煥發,但內在的緊張感驅使著他們的行動,表現在四肢的扭曲和互相平衡中,標誌著表面上堅貞不屈的人類其可悲的墮落命運。



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


說明:
  米開蘭基羅的《創造亞當》之畫面構思極富想像力。亞當倦怠身姿的曲線與造物主和天使周圍的渦旋形線相呼應。畫面的焦點是神與人指頭的接觸,該作品強調人體動作,使二人之間的聯繫具有動感,這一聯繫以亞當所處地面的斜線和動作曲線為基礎。觀畫者目睹亞當悠閒地斜靠著,伸手去接觸那賜予他生命的上帝,而上帝則上前伸出右手食指,似乎將控制亞當的左手,兩個指尖即將接觸,迸發的火花,成為整個創世記的象徵。



利比亞女先知﹝The Libyan Sibyl﹞


說明:
  米開蘭基羅所畫的人物都酷似雕像,他用兩種特殊技法來創造這種效果。首先是用「對應」﹝Contrapposto﹞法,即富於動感的扭曲姿態,如《多尼圓形畫》﹝The Doni Tondo﹞中聖母的身影所示;其次是用「明暗對比法」﹝Chiaroscuro﹞使畫中體型魁梧的人物產生實體感。這種明暗對比法是畫家常用藉以表示光影平衡的技巧。利比亞女先知似乎正忙於寫什麼,但我們還不能確定她動作的精確涵義。由於這幅畫規模宏大,米開蘭基羅又使用了「遠近縮小法」﹝Foreshortening﹞使女先知從遠處看去不失比例,不但如此,他還不忽視每一個細部,無論是髮型或是服飾都能顯現其細微之處。

  西斯汀禮拜堂拱頂的整幅濕壁畫曾經在 1980 ~ 1992 年之間經過清理修護,這張圖片是在清理之前所拍攝,畫面清楚顯現蒙上一層污垢。



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


說明:
  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壁畫完工 24 年之後,反對宗教改革的教皇保羅三世委託米開蘭基羅為祭壇牆壁繪製一幅壁畫。當時,米開蘭基羅正經歷著精神與信仰的危機。他選擇《最後的審判》這一主題展現他的痛苦。

  這幅壁畫的中心主題是人生的戲劇,人注定要不斷背離上帝,罪孽深重,但終將得到拯救。由於牆壁面積廣大,要將大約 400 個人物安排在這一空間,必需有一種像旋風一樣的主要力量將整個空間結合成一體。米開蘭基羅於是採用了水平線與垂直線交叉的複雜結構。畫中人物進量畫在水平面上並組成群體,同時隨著位置的升高,人群愈加密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左側升入天堂和右側走向毀滅的畫面中突出的豎向運動。因此產生一種周而復始的活動,將上升與墮落的人群和掌握整個人群活動的中心人物,即審判者基督聯結在一起。

  米開蘭基羅為了解決畫中人物在從下面仰視時所應呈現的比例這一難題,他將上面的人物畫得大些,底部的小些,以適應自下而上的觀賞效果。在 1541 年揭幕時,這幅獨自完成的巨作引起轟動。然而,巨作中的裸體人物卻引起爭議,一些人認為猥褻了神靈。在米開蘭基羅剛去世不久,教皇庇護四世即下令給所有裸體人物畫上腰布或衣飾。受命的畫家們於是被謔稱為「內褲製造商」。不過這些「內褲」在 1980 ~ 1992 年之間,經過清理修護西斯汀禮拜堂的濕壁畫計畫之後又被清除了。



聖彼得受釘刑﹝The Crucifixion of St Peter﹞


說明:
  《聖彼得受釘刑》這幅畫的構圖中存在著一種極不安定的因素,畫中的空間深廣無際,其空間概念與人群的組成均有喻示之意味。畫面中有著無數不同的消失點,不斷擾亂了觀賞著的視線方向,其中人物均按照環繞十字架順時針的走向安排,並以聖彼得扭轉的頭和他冒著怒火而駭人的目光為軸心調整他們個別的姿態。畫面中種種不安定的沉默氣氛由柔和、但不協調的色彩得到加強,這種色調的處理方式也使人物的各種姿勢顯得更為醒目,同時將倍受折磨的劇情無止盡地延續下去。,米開朗基羅在這幅畫中對於色彩的調和表現主義的強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程度。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中傷你的人,因為他砥礪了你的人格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激發了你的鬥志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該獨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5 02:3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