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各類型靈修人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31 01:02: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各類型靈修人

    在此提出以下類型的靈修人,指出這不良特質如何造成靈修上的障礙,同時也指出調整這些特質的可能方法。

    1.指責型

    指責型靈修人的問題,是不容易承認自己的過錯,下意識地把自己的罪過以及應得的懲罰轉移到他人身上。這類人喜歡尋找代罪羔羊,都是別人的錯,對方無論做什麼都認為有問題,極其武斷的譴責。對他人的譴責很嚴厲,不留餘地,常常替別人做省察,只看別人的錯,卻沒有勇氣看自己的問題。

    調整方法:勇敢地面對自己,誠實省察自己的問題,承認自己的缺失。以溫和的態度和人相處,避免激烈的言詞。默想聖經的話:“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瑪七3)

    2.批評型

    指責型的人喜歡當面指責人,批評型的人則喜歡背後批評人。批評型的人有一個特徵,就是在和人交談時,總喜歡批評他人,數說他人的不是,批評他人已經成為他的習慣。有句俗語說:“若要認識這個人,就看他如何批評人。”喜歡批評他人的人,同樣是很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一個人如果懂得自我反省,他就不敢批評他人了。

    調整方法:應該知道,自己也不盡完美,同樣是在錯誤中學習,因此要寬厚待人,守住自己的口舌,不要隨便批評人。同樣默想聖經的話:“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瑪七3)

    3.說是非型

    這類人的樂事,就是探聽他人的過失,然後不分辨真偽,也不保護他人的名譽,添油加醋地到處傳揚,唯恐天下人不知。一些神學家認為,這類人死後所受的罰,就如他所傳揚的罪人的罪罰同等。

    調整方法:當節制自己的口舌,不要好奇探知他人的過失,卻該留心自己的過失。他人有過失,應該善意的當面給予勸告,或默默的為他祈禱,而不是以傳揚為樂。要知道,很多罪過都與口舌有關。應該謹慎口舌,說話當揀有益處的。

    以上三型,都與“口舌之德”有關。有些聖人說:“如果一個人能修煉口舌之德,不在言語上犯錯(指責、批評、說是非),他便是個完人。”此話是有它的道理的。

    4.自責型

    自責型的靈修人,常懷疑天主對他的寬恕,懷有很深的贖罪心理,反覆地做補贖行為。也由於慣性的自責感,他隨時需要外界的肯定與讚賞,別人若對他的過失稍有指正,他會沉浸在極度的自責中,而不是將這些指正視為進步的機會。

    他極度害怕犯錯,在此恐懼下,必然覺得舉手投足間都容易犯錯,連小小不好的念頭都會膽戰心驚,視“被誘惑”等於“接受誘惑”。這類人終日所掛慮的是自己,看不見天主的仁慈,不能發現天主的仁慈大於人的罪。

    調整方法:默想天主的仁慈;默想耶穌慈悲之心;默想“浪子回頭”的聖經故事(參閱路十五11-32)。

    5.神經質型

    神經質型的靈修人,其敏感度超出正當的需要。由於過度的敏感,別人的一句話,會當作是“天上訊息的到來”,或將個人內心的自語當“聖神的言語”,或將個人熱情的狂喜當作是“神魂超拔”的祈禱境界。尤其靈修上本就有許多抽象事理,辨別神類更需要極精微的觀察與默想,但這些很容易造成他的困擾,甚至陷入過度的反應,造成許多的錯誤。

    調整方法:學習單純式祈禱;多研究聖女小德蘭的靈修。

    6.懼怕衝突型

    這類靈修人也許是個性溫和的人,但在這溫和中卻摻雜了許多的“軟弱怕事”。若和他討論衝突性的問題,他必會用種種方法避開不談。面對衝突時,他可以犧牲自己的權益,但這種犧牲不是為了愛德,而是因害怕衝突,但他卻可以自欺,認為是為了愛德。為不發生衝突,他可以選擇犧牲他人的權益,除非“被犧牲者”強烈反彈,為了害怕更大的衝突,他才選擇那個較小的衝突。總之,做事不是取決於自己“該做什麼”。

    由於極害怕衝突,這類人往往不敢反省自己的心靈,他害怕這種衝突,因此會找各種理由拒絕誠實地面對自己。如此的話,靈修上的許多問題,他必會不敢面對。

    調整方法:耶穌是溫和良善之人,但也是在真理中不畏懼衝突的人,因此應該多多默想耶穌的陽剛之德。同時也要瞭解,真正操行默想的人,是全面地自我反省,而不是只反省個人某部分較小衝突的問題。

    7.後現代型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以“去中心化”的姿態解除傳統與規律,它是多元混雜的,而且無中心的變動。在後現代影響下的靈修人,他們的靈修法同樣是無中心地不斷變動,找不到根源讓他學習和發展。

    調整方法:基督徒不該成為“後現代意識型態”的信徒,而該回到教會靈修傳統,謙虛的研究教會傳統靈修法,從中獲得指導。

    8.感性型

    感性型靈修人,非常重視祈禱的美好感受,在祈禱中非常重視音樂、歌舞、以及肢體動作,以此醞釀祈禱的氣氛及激情。由於過於感性,也容易陷入“我祈禱時的感動”就是“天主對我感動”的錯覺。由於錯覺,致使他誤以為對天主的愛很有深度,其實他對天主的愛很膚淺也不曾淨化。

    這類人容易在祈禱中感動流淚,但只是出於個人的感性特質,他並不具有真正的懺悔行動和實際的靈修生活。如果還對“超感接觸”(神秘經驗)充滿貪情,魔鬼就容易從他的毛病中進行欺騙,使他進入一種連自己也難以控制的舉動,就是“出神跳靈舞”或“靈動”(失控舉動)的行為;在這走火入魔或自我催情中,還沾沾自喜地以為自己是“充滿聖神”。

    調整方法:應多重視靜態的祈禱以調整過度的感性。學習默禱所強調的收斂心神和守靜。應多重視克修私欲偏情。要知道,真正的懺悔和靈修的標記,是每日的自我反省及悔改、走十字架苦路以及克修私欲偏情,不是靠感性眼淚。

    9.速食型

    這類靈修人希望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來追求盡可能顯著的靈修效果。這類人通常不容易走上靜默祈禱、背十字架、棄絕自己和克修私欲偏情的靈修,因為這類靈修操練的效果,本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顯著看到。

    不少人受速食文化的影響,對靈修功法的要求是:一、容易上手。二、容易速成。三、效果要大。四、借外力加持自身的功力(無論是念咒語或靠師傅覆手)。現代新興宗教的創始人,就看准現代人的速食意識型態,順從潮流提倡速食功法,所以傳教傳得很快。也因為如此,非天主教的靈修法,只要貼上基督宗教的名稱,就很容易混進教會。

    調整方法:靈修要按部就班的循序漸進,該腳踏實地的操練靈修,不要好高騖遠。該默想主耶穌所說的:“寬路只會導入喪亡,但是願意走窄路的人並不多,找到它的人,也不多啊!”(瑪七13-14)

    10.自認超越型

    這類靈修人只敢在自己的光明面做省察,自認超越眾人,將自己擺在高位,就如聖經所指的法利塞人,好勝心強,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優秀(參閱路十八9-14)。通常,他會選擇明顯比他差的人做比較,若有比他優秀的人,則會擴大他的缺點然後縮小他的優點。總之,他總覺得自己是自命不凡的人。

    調整方法:該默想自己原是虛無,若不是天主的賜予,人什麼也沒有。人的才華是天主賜予的,連人努力所得的,也是天主賜予的,若不是天主給人機會,人什麼機會也沒有。有驕傲的心自認比他人優秀,那是偷取天主的光榮,因為人所有的,都是天主賜予的。你哪知別人不比你優秀?別人能謙遜的隱藏自己的德行,只是你那驕傲的眼睛無法看清而已。

    11.追求平安喜樂型

    這類靈修人極為普遍。表面上,他們追求的是天主,但真正而言,他們追求的是個人的平安與喜樂。由於非常強調“平安與喜樂”,這類基督徒通常不會重視自我省察的功課。為他們而言,省察自己的缺失是件“很不平安、很不喜樂”的事。故此,他們的靈修是不注重克修和捨棄自己。

    調整方法:在祈禱中要放下平安與喜樂的追求,該多默想耶穌的苦難和苦難的奧義。真正操練靈修的人,是常“放空”的人;包括放下平安與喜樂的追求。要知道,靈修的目的是為追求天主,不是為追求祈禱的美好感受。若本末倒置,那只是愛天主的禮物,不是愛天主。追求天主的人,天主自會賜他平安與喜樂,但也會賜他磨練與十字架。如果只接受平安與喜樂,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拒絕考驗和十字架。

    12.寬以待己,嚴以律人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是正道,但是有一類靈修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其思想和言行是“寬以待己,嚴以律人”。這不自覺的習性,致使他常嚴格的審閱他人,卻不知該如何審閱自己的問題。

    這一類人,通常是向外觀察型的人,不是向內觀察型的人。他過於自信,總認為已很懂得如何自我省察,其實不然。

    調整方法:追求靈修的人,最重要的是培養出“自我反省的能力”,並非培養“審閱他人”的能力。要知道,能自我省察,就能修煉到謙虛;喜歡審閱別人,只助長個人的驕傲。該默想聖經的話:“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瑪七3)

    13.無所謂型

    無所謂型的人,通常是屬於個性開朗的人。他喜歡花俏和熱鬧,重視自由發揮,沒有重心的喜歡變化,常不著重點的轉移話題,喜歡唱反調。這類人嘻嘻哈哈的非常樂觀,靈修的自我要求非常低,只要不犯大罪就可以了。

    調整方法:若願與天主有更密切的來往,就該多研究教會靈修,認真的操練,不能常無所是事,而且要建立靈修目標,常省察靈修的進展。

    14.追求成就感型

    這類靈修人,表面上是承行主旨,但骨子裏是追求自己的成就。因此所謂的“承行主旨”,就是“表現個人的才能”。所以那裏可以表現他的才能、以及那裏可以得到成就,那裏就有天主的意旨。

    調整方法:要知道,真正的靈修,不是你能為天主做什麼,而是你能為天主放棄什麼。天主有時會拒絕用我們的才能,直到我們在種種挫敗中學會謙遜,這時天主才願意重用我們。因此應當緊記這句話“你雖有才能,但天主不一定要用它!”甚至,天主有時願意以我們的“無能”來彰顯祂的“大能”。

    15.愛面子型

    這類靈修人,非常重視他人對他的美好形象。如果他人發現他的缺點,或指責他的缺失,他就非常難過。難過的原因,不是因為失去某種價值的掌握,而是難過自己失去了他在他人眼中的美好形象。這類靈修人,最難修煉“隱藏的靈修”,也不可能修煉“卑微自下的靈修”。

    調整方法:默想主耶穌基督如何忍受被人輕視和淩辱。也默想聖人們為何喜樂於受人輕視,視之為分擔基督苦難的機會。

    16.完美主義型

    完美主義型的靈修人,常不切實際的要求自己,做超乎自己能力的事,失敗與挫折使他對自己越來越失望,甚至痛恨自己。這類型人很可能連他自己也沒察覺到,原來愛自己勝於愛天主。

    其實“完整人格”比“完美人格”來得重要,因為前者更為實在。所謂完整的人格,意味他能接受個人內在的不一致,不會因此過度憂傷和沮喪,能以適宜方式平衡內在的矛盾和衝突,有耐心嘗試突破它、超越它。完美主義者卻不是這樣,通常,他很難接受自己內在的不一致,總認為這是造成他不完美的絆腳石,因而內心有很大的憂傷與沮喪,甚至將內心的不滿投射在他人身上。

    要知道,人必須在錯誤中學習,即便是達到靈修高峰的人,也是從錯誤中學習。真愛的行動永遠比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更重要,因此,以真愛為行動的人,比為追求完美以致憂傷的人,更懂得如何去愛。

    調整方法:將自己的不完美獻給天主,只有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一旦打消令人神經過敏的完美需求,我們就可以擺脫沒必要的壓力,能從錯誤中學習,不是被錯誤摧毀。

    17.社會正義型

    社會正義型靈修人,通常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知識份子,優點是關心社會問題,但由於只曉得“社會正義”,因此常弄不清楚耶穌基督、教會、以及司鐸的真正使命是為“救恩上的正義”。

    調整方法:好好默想天主的正義。人類罪惡深重而無法自救,天主所實行的正義,就是派遣聖子降生使我們成義(參閱依五三1l-12,羅一16-17、三20-28、五1-21、九30-31、十2-4、格後五20-21,若壹二1-2)。新約強調“天主借耶穌基督實踐祂的正義,也因此讓我們成了正義。”靈修人若不瞭解這正義,是活不出屬於天主的正義。《羅馬書》有很多章節談到了天主的正義,該從中好好默想聖經所解釋的“正義”。

    18.自認無辜型

    有一類靈修人,他只懂得嚴苛的審閱別人,不懂如何反省自己的問題,因此在與他人發生磨擦時,往往會發生這現象:自己的錯,卻認為自己無辜;自己製造問題,卻說對方製造問題;自己讓自己受傷、而且也讓他人受傷,卻認為自己被傷害。像這類的人,與別人發生磨擦之後,他會找朋友訴苦,包括找神師訴苦。由於不懂得如何自我省察,所以在這傾訴中,講的都是片面之詞,把對方說得很可惡,都是對方錯,然後把自己說得很無辜、很可憐。沒有經驗的人或沒有經驗的神師,聽了之後很為他抱不平,會開口為他叫屈幾句,他就更認定自己是無辜者,常利用朋友和神師的話,向對方或他人說:“許多人都認為我是無辜的、是被傷害者。”這類人常顛倒是非,又非常看不清自己。

    調整方法:要勇敢接受自己的錯誤,該真誠的看自己的問題,不要自歎,否則永遠看不到真相,自己永遠不會成長。

    19.追求神跡型

    追求神跡的靈修人,大都屬於社會中下階層的人,雖也有一些知識階層人士,但也多是不求甚解的一群。其偏差是:靈修上過於強調奇跡;認為擁有越多奇跡伴隨,就越能顯示聖神的帶領;認為越多奇跡,就越能證明靈修的可靠性;認為自己越能顯示奇跡異能,就越證明自己的靈修境界不凡。

    教會內所發生的種種神秘現象,很容易吸引他們,卻也因此容易被冒充天使的魔鬼所欺騙。由於習慣用神跡來解決問題,容易陷入“光照主義”(將個人的想法當聖神的啟示)。這類基督徒通常會排斥教外人的迷信風俗,但是自己卻容易陷入另一種迷信而不自覺。

    調整方法:應多默想聖保祿所說:“猶太人要求的是神跡,希臘人尋求的是智慧,而我們所宣講的卻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格前一22)。應多注重十字架苦路及克修私欲偏情。

    20.救世主型

    這類靈修人喜歡輔導他人、教導他人、指正他人,甚至認為自己有輔導他人的神恩;但是自己內在有一大堆問題,卻往往視而不見。

    有輔導別人的才能,卻缺乏自我認識的自覺性,這只能救人,不能救己。這種狀況,決不是天主願意看見的。因此他應該先求認識自己的恩寵,然後再求輔導他人的神恩。

    調整方法:願意幫助他人雖是善事,但也要關心自己靈性上的成長。要知道,唯有先懂得如何自救,才懂得如何救人。

    21.記恨型

    記恨型的人,即便是他人無心得罪他,都容易耿耿於懷,而且很容易受傷。如果此人性情柔弱,心靈將容易萎縮,不能開展胸襟地與他人交往;如果性情剛烈,則容易出現報復性的言詞與行為。記恨型的人,通常是心胸狹窄的人,要他寬恕人,是不容易的事。

    他的心靈容易受傷,而且不容易得到治癒。除非他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意識,那就是“我也是一個極需要得到寬恕的人!”唯有這個清晰的瞭解,瞭解自己也是罪人,否則他學不會寬恕他人,也無法治癒個人的傷口。

    調整方法:要知道,自己也是有缺失的人,也常常不斷地得罪天主和他人。要默想天主如何常常借著和好聖事原諒我們,也要默想被天主寬恕的美好,以此經驗去寬恕得罪我們的人。

    22.政治型

    這類靈修人將政治理想注入信仰中,企圖以此建立天主的國。耶穌在世的時候,他眾多的跟隨者、包括祂所召選的宗徒們,甚多是這類信徒。直到現代,教會裏依然有許多這類基督徒,常掌握不住政治和天國的不同領域。

    調整方法:好好默想聖經中所說的“天國”。默想耶穌對比拉多的回答:“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巳反抗了”(若十八36)。也要好好默想法蒂瑪聖母以何種方式帶領信友們改變前蘇聯的潛伏性政治危害。

    23.偽善型

    偽善型的靈修人,喜歡修煉顯而易見的德行,非常重視面子,總盼望善行被人看見。他喜歡掩蓋自己的缺點,如果別人發現他的缺點或過失,就非常的難過,覺得大失面子,甚至大發忿怒。

    調整方法:要在靈修路上走得正確,就要懂得放下個人的面子。過於重視面子的人,最終只會重視自己的光榮,把它放在天主的光榮之上。應勤修“隱而不彰”的德行,如聖經所說:“左手做的善事不讓右手知道”。(瑪六3)

    事實上不只有以上類型,其他諸如:驕傲、吝嗇、迷色、忿怒、嫉妒、貪饕、懶惰、急燥、自私、成見、貪求讚美、容易激動、喜歡判斷他人等,皆是靈修上的絆腳石,有待靈修人自行省察及調整。

    幾乎可以這麼說:每位靈修人皆有一種或幾種不良特質,只在表現上是濃烈或淺淡而已。淺淡的也不可輕視,因為所有大毛病的產生,就是由於對小毛病的輕忽。

    每位靈修人都有個人的不良特質,你我都不例外。這雖是事實,但我們不該氣餒,只要能謙虛承認並勇敢面對,是可以得到調整的。

來源:天主教在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 02:4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