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淚若雨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第十一章 維摩詰跟富樓那說樣觀他心而後隨機說法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17-5-22 07:12: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7-5-22 07:14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1 23:41  
不要再來指的是心態
不一定是指阿羅漢


嗯....
不在來指的是,不愛不取。

12因緣法套上去,就出來了..

不愛,不取,自然就沒有後面苦的果報了
止息的意思.....

要堅持正道並與在娑婆世界與眾生有良性互動並不容易。
這個很好理解,因為現在是減刧呀....
理所當然...

增刧時,眾生的根機,就很容易接受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Rank: 4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17-5-22 11:20:05 |只看該作者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2 07:06  
嗯...沒錯沒錯。

我知道我們差在哪裡了.....

人天乘的行者,看見老弱,尚且會伸出援手,
何況緣覺二乘....
===========================

關於這點,我想人天界的修行者會,
因為人性與教育。

聲聞緣覺很有可能不會(個人解讀)
所以羅漢涅槃時都會說:所做已辦,不受後有!
金剛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Rank: 4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17-5-22 11:28:30 |只看該作者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2 07:06  
嗯...沒錯沒錯。

我知道我們差在哪裡了.....


或者其實我們觀念並無差別
只是被用詞囿限了

我所說的大乘是指 "上承佛法,下度眾生"
必須信授奉行佛法並且發願度化眾生。

而你們說的大乘是指信仰大乘教派的佛法
這裡面差異其實很大

我看過很多人,出入佛門皆有:眾生不度進,誓不成佛!之心。
但沒多久就連省思檢討自己的念頭都淡化掉了。

這我認為都是在薰習佛緣,無關於大小乘!
最終發心精進時才能分別。

有的人長期受苦,怕了。(大部分人在此時都還只是追求往生天界,連小乘都還不算。)
一心不想再來!

有的人則擔憂過去是未了因緣(過去世幫他的人.父母.承諾過的事.未了因緣)或其他原因
發願再來..

此時才能說是大小乘!(個人想法)
金剛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17-5-22 21:52:07 |只看該作者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2 11:28  
或者其實我們觀念並無差別
只是被用詞囿限了

有的人則擔憂過去是未了因緣

過去生中發過的願.....
確實...

在渡眾生時,確實會常常退心....


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有一位法名辨聰的僧人,游方到五台山,時值仲夏,便於清涼寺隨僧眾結夏安居。當時僧眾中有一位老比丘,舉止瘋瘋顛顛,大眾都瞧不起他,唯獨辨聰對他承事恭敬。  
  
結夏安居圓滿後,辨聰即將繼續雲游。當他向老比丘辭別時,老比丘從懷裡拿出一封書信,囑咐他說:“到開封城北,找到叫薄荷的,把信投給他!”。  

辨聰拜別五台山,走了一段路才發現老比丘沒交代地址,心裡嘀咕:“地址不詳,從何找起?信裡頭不知寫了什麼要緊的事?”又不好繞回五台山,就拆開信來看,信上寫著:“你在世間游化日久,那些眾生容易調伏嗎?若已調伏,度生的事就完成了,可速返回,待太久,恐被強緣打失,流入世間的業報,至禱,至禱!”辨聰看完大驚,趕忙把信再封起來。  


有一天,辨聰經過開封廣濟河畔,遠遠聽到有一群小孩在呼喚:“薄荷!薄荷!”辨聰過去問:“誰是薄荷?他人在那裡?”小孩指著一間趙姓人家的豬欄,說:“豬欄內脖子上帶個銅鈴,金色鬃毛的大豬,就叫薄荷。”  


辨聰前去趙姓養豬人家,便問主人:“這條豬為什麼叫薄荷?”  


主人說:“這條豬很特別,很愛干淨,只吃薄荷,所以村裡的小孩都叫他薄荷。平常有屠戶來捉豬時,其它的豬只都怕得四處奔跑逃逸,如果豬只牽到薄荷的身邊,都會安靜下來,也不亂跑哀嚎,任由屠戶宰殺。因此以後屠戶都會牽薄荷到等著宰殺豬只的身邊,繞上一圈,省了以往宰殺豬只時的慘烈的掙扎與哀嚎。所以一家人很愛惜他,多年來都捨不得殺。”  


辨聰聽完之後,就叫了一聲:“薄荷!有信給你!”大豬聞聲前腳躍起來站著,辨聰將信投過去,豬一口吞下,保持像人站的姿勢,隨即就遷化往生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17-5-22 22:25: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7-5-22 22:27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2 11:20  
人天乘的行者,看見老弱,尚且會伸出援手,
何況緣覺二乘....
===========================


持保留態度....
二乘人可能做的更徹底.....

下等人不報恩尚不合理何況佛子

    【故若棄舍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應理,況與我法豈能隨順?如是思已,取報恩擔。】

    所以,若捨棄大恩母親,于下等人而言,尚且不合理,又豈能隨順我所修的大乘宗軌?這樣思惟之後,提起心力,勇取報恩的重擔。


棄此解脫,非是我之法,故汝發願度,無怙諸眾生

    捨棄前世的親人只求獨自解脫,這並非我所修之法,所以,佛陀您發願普度無依無怙的眾生。


    《物猶如此》中,記載了幾則旁生孝母的故事。

    廣東東莞陳恭尹隱士,養有一隻母狗。他隱居山中時,不與人往來,只有這只狗片刻不離地伴隨著他。

    每次出門時,母狗總是跑在前面充當前哨,遇到有豺狼、毒蛇、老虎時,就趕緊返回,咬著陳恭尹的衣服往回拖,不讓他向前走。

    陳恭尹明白後轉身撤退,狗就隨後幾十步,大聲叫著保護他。

    到了夜晚,母狗就在房前屋後巡邏吠叫,通宵達旦都不休息。

    幾年之後,母狗生了五隻狗崽。等小狗稍大,陳恭尹就把它們送給左右鄰居。

    在最初一年多中,母狗每天都到各家去看望狗崽,有食物時,小狗都爭先恐後地讓給母狗吃。等到小狗長大後,母狗就不再去看望,而這些小狗,每天早晨都會一起到陳家看望母狗。

    又過了幾年,母狗生病,身上長癩,瘦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小狗們爭著為母狗舔癩,於是母狗的病就好了。

    每年元旦,五隻小狗一起跑來搖著尾巴圍繞著母狗,好像是給母狗賀年。

    後來母狗死了,五隻小狗不停地哀叫。陳恭尹心生哀湣,把狗葬在後山。五隻小狗每天早晨都會一起到墳前哀叫,這樣持續了好幾年。

    又有一位叫劉時用的人,曾見過一頭孝順的小象:

    小象的母親生命垂危,小象取來草料餵養母親,但母親已無法吞咽,小象就用鼻子擦拭母親身體,雙眼淚如泉湧。母象死時,小象哭著縱身向前僕倒。

    《聖師錄》記載:

    古代,有個名叫鄧艾的人,一次上山打獵,一箭射中了一隻母猿。

    這時,有一隻小猿過來為母猿拔箭,吮吸傷口的血,而且取來樹葉塞住瘡口,悲哀不已。

    鄧艾看了,丟下弓箭,感歎地說:“山中野獸尚且如此哀憐母親,做人可以連猿猴都不如嗎?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打獵!”

    動物尚且能孝養父母,何況人倫佛子,豈能不報母恩!


有一本《物猶如此》的古書,收集了許多可歌可泣有關母愛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則。

    有個叫桓溫的人,一次前往四川,途經三峽時,遇到一件奇事。

    有個人抓了一隻小猴子帶到船上,小猴的母親沿著河岸隨船奔跳,一路啼叫足足跑了一百多裏都不肯離開。最後母猴縱身跳到船上,當時就氣絕身亡。有人剝開母猴的身體,只見肚中腸子寸寸斷裂。

    還有個姓彭的人擅長射箭。一次他入山打獵,看到溪水邊有只母猴正在給孩子餵奶,就張弓放箭,射中了母猴。母猴自知無法存活,就用盡力氣抱起孩子,讓它喝完最後一頓奶,然後摘下幾片樹葉,把奶水擠在樹葉上,放在孩子身旁,一邊嗚嗚哀叫,好像在教孩子怎麼喝這份奶水,最後一聲號叫,氣絕而亡。

    還有一則雙鯉救子的公案。有個吳江人,家有一口魚塘,到了冬天時,他築起低壩,放掉塘裏的水,想取裏面的魚。

    水放到一半時,只見兩條大鯉魚不斷地從低壩跳出跳進。他覺得奇怪,便仔細觀察,發現幾百條新生的小鯉魚聚在一個洞裏出不來,兩條鯉魚跳進跳出,一邊銜著小魚一邊往前遊,為了救護孩子而不惜生命。

    思考這些故事,可以把眼光擴大到前世。今世的母親不論在輪回哪一道中,只要是做母親,為了養育、保護我們,都曾經不顧惜生命,傾注全部的愛心,和今世一樣,全心全意照顧我們。

    轉緣其他親人、中庸、怨敵以及一切眾生,思惟他們曾為自己母親的恩德。綜合起來觀察,在無盡的過去生中,曾以慈愛養育過自己的母親多得可以充滿虛空。每一生喝過的母奶足以匯成無盡的海洋;每一生讓母親傷心流下的淚水聚成四大洋;每一生母親賜予的身體無量無邊;每一生母親給過的衣食堆滿大地;每一生母親為我們做過的事,記錄成書,高過須彌山;每一生為養育我們所造下的罪業,足以讓母親在惡趣中感受無量的苦惱。

    總之,不經思惟時,不易感受母親的恩德,而一旦思惟起來,生生世世母親的恩德,盡未來劫也述說不盡。正是那句話:母恩比海深比山高。只要我們還在輪回中,來世的每一位母親仍將以同樣的方式養育我們。

    憶念母恩之後,我們應當知恩圖報。若大地眾生個個皆已成佛,則我們不必做什麼;然而,真實的情況是:諸母正處在極悲慘的境地,她們因無明障蔽而被煩惱魔擾亂,內心不能自主,又沒有善知識的引導,瘋狂地在輪回崎嶇的山路上一路蹎蹶,沖向惡趣險崖。

    眼看母親一步步跑向深淵,作為孩子能忍心坐視不管嗎?母親此時最希望孩子來救她,子不救母,誰來救母呢?想到這裏,內心應發願:一定要救拔母親出離生死,以回報母親的大恩。也就是發願盡未來際為諸母開示增上生、決定勝的善道,最後將她們安置於佛果。如此再三發起報恩的善心。

Rank: 4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17-5-22 22:26:45 |只看該作者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2 11:28  
或者其實我們觀念並無差別
只是被用詞囿限了

流星大,安安!

既然你這麼了解大乘,跟六度波羅蜜,那我們來討論一下,六度之間的關係。(我們來演一下對答)

請問,六度之中,布施為先,那布施與持戒的關係為何??

請問,持戒與忍辱之關係為何!!

請問,若持不了戒,當如何?

請問,若忍不了辱,當如何?

Rank: 4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17-5-23 16:55:52 |只看該作者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2 22:25  
持保留態度....
二乘人可能做的更徹底.....

大德這裡把人天福報與大小乘混為一談了

這樣的心思本質上是違背四聖諦的
金剛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Rank: 4

狀態︰ 離線
18
發表於 2017-5-23 17:01:12 |只看該作者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2 22:26  
流星大,安安!

既然你這麼了解大乘,跟六度波羅蜜,那我們來討論一下,六度之間的關係。(我們來演一下對 ...

大德

老實說..

這些末學不懂..

對這些的體悟
今是而昨非

明日何嘗不會認為今日幼稚

菩提路上
跌跌撞撞

只能立定目標
錯了再改

但總是要了解自己走的方向
走過了.才知道哪邊錯了

智慧的增長
一步一腳印
點點滴滴
俱是血淚汗水

每一思及
熱淚盈眶

只能檢討自己我執深厚
福慧不足
無法看開(再繼續努力)

大德學佛
輕鬆自在

如果不是福慧深厚
就是仍在口頭禪

互相勉勵吧!!


金剛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Rank: 4

狀態︰ 離線
19
發表於 2017-5-23 19:08:44 |只看該作者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3 17:01  
大德

老實說..


流星大!!安安

我不知道你是真的不懂,還是不想跟我們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我之前講過,其實你口中所謂的小乘,也一樣修六度,不過我知道你可能不信,這個,你去查阿含經就可以查到

如果你是真的不懂六度的關係,那我只能說,你發大乘心是很好,但基本的行門也要好好搞懂吧,說不懂,這樣似乎有點太奇怪了。

如果你是不想跟我們分享,那就更奇怪了,發大乘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連講解一下都不肯,也說不過去

沒關係,慢慢來,過一陣子再問你別的!!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20
發表於 2017-5-23 19:16:52 |只看該作者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3 16:55  
大德這裡把人天福報與大小乘混為一談了

這樣的心思本質上是違背四聖諦的 ...

人天福報與大小乘.....

其實是看心態.....
事相上,可以同樣是佈施
但,作用不同。

本質上,與四聖諦,我認為並無不同.....
眾生的心態,都是離苦,只是智慧不足,所以操作上不如法.....
甚至顛倒行事,反受其苦....

但離苦之心,是一樣的,眼界不同,所求的就不同....

有求三餐溫飽
有求一生順遂

有求生天
有求出三界

智慧愈高,求的愈徹底....


對這些的體悟
今是而昨非

明日何嘗不會認為今日幼稚

菩提路上
跌跌撞撞

只能立定目標
錯了再改

但總是要了解自己走的方向
走過了.才知道哪邊錯了

智慧的增長
一步一腳印
點點滴滴
俱是血淚汗水

每一思及
熱淚盈眶

只能檢討自己我執深厚
福慧不足
無法看開(再繼續努力)


不錯的註解.....
我也認同...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9 09:2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