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4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清靜經》:修行是“動”還是“靜”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4-20 06:34: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清靜經》:修行是“動”還是“靜”

道人住觀修行,每日早晚兩堂“功課經”是必須要持誦的經典。《早晚功課經》本是一部教內經典精華集本,選入其內的經典往往都有一定代表性。這其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放在早壇功課經的第一篇位置,足見“清靜”二字對於修道者具有的重要意義。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篇幅極短,所述內容卻頗豐。又因其文辭簡約直白,大眾閱讀時不存在認知障礙,所以本經歷來的普及率也非常高,其中不乏歷代名家注釋範本。粗讀《清靜經》,知其講述如何從人心入手、以“清靜”為修真的法門、教以人們澄心去欲,從而可以不為外緣所擾、不使內妄所動,最終若能達到“空無所空”的境界,便是得道也。


一、道教修真,以“清靜”為要妙

《清靜經》中論述的清靜修真之方,可源推至道祖所論述的清靜無為的理論。此乃道教修行一以貫之的無上宗旨。

《太平經》中曾提到:“求道之法,靜為基先。心神已明,與道為一。”教門修煉強調以靜為基,唯有身心皆可以止止而不妄生雜念,才能保持精炁神的洞徹清明。針對這一道理,《呂祖百章句》中進一步解釋說:“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道教把修行又稱為修真,是指要修除掉依附在身心上的欲望,從而見得本性真然。

如何見本性?唯有清靜是真法門。如何得清靜?《坐忘論》中寫道:“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這裡仍指出,學道必然要做一番去欲收心的功夫,把外放的心念回收到“我”,內守真我以達寂然不動之態。《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更認為,清靜是保養身心的實踐法門,若可以做到恬淡虛無,則體內真氣不會耗散,修煉之士再內守其精神,身體自然康泰無病。《太上老君內觀經》中也有章句論述此理,曰“人能常清淨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這裡指出,若能得清靜,則可實現與道合真的修行理想。

世人曰清靜,多與紅塵煩擾相對照。其實,修道要實現的清靜,並非是無雜事可擾,而是把清靜視為一種恒常態,不因任何緣動而擾亂清靜心,即是要實現“常清常靜”。外界紛擾之相不動形神,則無外緣可亂;內在欲望貪求之相不生於心神,則無內緣可驚。如此一來,就可做到內外兩相忘的功夫。雖曰內守真我,然而守無可守,“我”亦不存,便是謂得道了。

此時的妙處,又如經文中所言“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修行中的大清靜,就在這杳杳冥冥之間了。


二、“動者靜之基”還是“靜者動之基”?

讀經,必然要先參悟文本字面的要義。《清靜經》內容簡約,淺顯易懂,因此是很多初學道者入門學習的必備典籍;又因其所述妙理直指修行真訣,所以亦是教內老修行推崇備至的一部經典。然而在筆者學經以及為信眾講解這部經典的過程中,經文中一句“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際”曾引起眾人疑惑。有人提出,若按照上下對仗的要求,下句本應該是“靜者動之基”,天下萬物由清靜而流向於濁動,這是降本流末的過程,這裡下句為何要反著寫呢?在經典文本的傳抄過程中是否出現了謬誤呢?

為了解答這一迷惑,筆者翻閱了歷代名家注解《清靜經》的不同版本,除了現如今通行的《早晚功課經》中是記錄“動者靜之基”外,世傳文征明、俞和各自抄錄的小楷《清靜經》作品中均作此句,教內李道純祖師、白玉蟾祖師、杜光庭祖師的注解版本中也都是如此記錄。而在金元詞人侯善淵的注解本中,記載的卻是“靜者動之基”。由此可見,歷史上對這一詞句的傳抄確有不同版本,這也會給讀者造成一定的思想迷惑。究竟孰是孰非,尚需要結合經本中的上下文來深入討論。

《清靜經》的主旨是“清靜”,通篇都在講述如何從充滿了欲望染著的後天情態返歸到先天清靜本性之中。本經先講無形大道生化、長養天地萬物,從大道之本,到天地萬物之末,這一過程其實是通過陰陽流轉實現的。陰陽者,則以天地、男女、清濁、動靜為有形有相之表現。教門修真有一句話曰“陰陽動,生萬物;陰陽靜,返先天”,此經“清者濁之源”句之前的內容講述的便是陰陽萌動而萬物得以生成的過程。在陰陽運轉之下,萬物有生亦有滅,道教求長生,所以才要強調修行。
修行大要,是要從後天陰陽運轉反求先天混沌之道,此處之妙即在於“清靜”。清靜,是反求的法門;常清靜,是反求所能得到的結果,即“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但清靜從何處求呢?答案便在“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這句話中。

道教認為,嬰孩本為清靜純真之體,但在成長中會不斷附加欲望和想求,原本潔淨的心性被蒙蔽,從而使身心在愛河欲海之中流浪沉浮。正如一灣清水源頭,在向下游流淌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各種污染,若不加以治理,最後只能變成一潭濁滯泥沼。道教修行,便是在治理自我身心這塊泥沼。如何治?首先要明白真心本性的源頭是清的,治理修持卻是要從當下的濁滯入手,向著清靜的本源反向追溯,因此就要從濁中求清、從動中求靜,最終實現從後天返先天。這也正是“反者道之動”的道理。道祖曰修行要“複歸於嬰兒”,並非是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處於嬰兒的狀態中不成長,而是告知後輩修道人要使流浪的身心清靜下來,學習嬰兒無想無求的狀態。後天的成人總是會有無窮無盡的起心動念,從這份“動”中修持息心寡欲的法門,所以便曰“動者靜之基”。萬物皆動而我心自靜,萬物於我又有何傷呢?本經在後文又提及遣其欲、澄其心,使身與心均能夠無內外之想求,從而才可以實現真常清靜的狀態。

由此可見,“清者濁之源”句承應經文的上半篇,講述的是大道生化、陰陽運轉的恒常真理;“動者靜之基”句啟始經文的下半篇,講述的是修真法訣、性命在我的修持妙理。因此,世傳經本中的寫法並沒有錯,讀經也不能斷章取義,只有結合了上下文並站在統觀全域的高度,才能真正明白祖師傳經的妙旨。


三、學修之事,當采意而為之

儘管“動者靜之基”句有其存在的恰當理由,但也並不能因此而認定“靜者動之基”的傳抄本就一定是錯誤的,此種寫法仍是的對陰陽生化這一大道真理的闡發,自有其存在的意義。

論及道教經典,其數如恒沙,其間又多指玄類與煉養類的文本,未得其門者往往參悟不透要旨所在。自太上道祖傳世五千文以來,道教修行皆以無為、自然為宗,雖術法眾多,但卻不離身心清靜之本真。而道教所說的真靜,又並非不去觀照紅塵瑣事,乃是要以真常清靜應感萬事萬物,事來則應,事去則忘,去留兩無意,不會因為事來事去而擾動心中一泓清泉。能做到於此,是謂修行也。

學道修真,必以祖師經典為學修的法門徑路。《早晚功課經•序》中提到,“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乃古仙之妙法”,是後學者之入道門牆、修仙徑路。一心參玄者,若能二六時中、行住坐臥皆參得祖師經典中的種種妙處,其得道之時也便指日可待。參悟玄機依賴於對字詞的通透理解,但也要避免陷入對個別字眼的執迷之中。經中有雲“上德不德,下德執德”,若因為過分執著某幾個字詞的是非對錯而不見中心主旨,這豈不是最大的遺憾?

重陽祖師在《立教十五論•論學書》一論中說得明白:“學書之道,不可尋文而亂目,當宜采意以合心。舍書探意采理,舍理采趣,采得趣,則可以收之入心……既得書意,可深藏之。”祖師訓誡曰,學書重在采意合心,明白經典所闡述的大道玄理。辨別文本字句真偽,這是學術家的職責,非修道人的功夫。道人學經一大目的是要助我成真,學之要在於悟、悟之理在於用、用之勤而後方能明白祖師用筆神妙。這便是經文中說的“誦持萬遍,妙理自明”的道理。

也曾有人提問說,現代人因為所受教育、語言環境等問題,讀祖師經典很難明白全部奧義,這該怎麼辦?答曰:一時讀不明白不要緊,且按照經典中的內容去行持,或是某一句話、或是某個字詞,機緣到時自會朗然。修真路且長,莫急於此一時的成就也。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7 20:3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