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11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0618
- 相冊
- 1
- 日誌
- 17
狀態︰
離線
|
未來大有希望
在烏干達(烏干達),阿拉伯咖啡豆的產量只佔全國咖啡總產量的10%,但已足以引起重視。烏干達最好的咖啡主要出產於北部的沿著肯尼亞邊界的埃爾貢(埃爾貢)山區和布吉蘇(Bugisu)山區以及西部的魯文佐裡(Ruwensori)山區,其咖啡在每年的1月或2月便可供應出口。
赤道橫穿烏干達,適宜的氣候使它成為世界上羅百氏特咖啡豆的主要產區。20世紀 60年代,烏干達咖啡產量保持在每年350萬袋。到了80年代中期,主要由於政治原因,咖啡產量下降到每年250袋。但是現在咖啡生產又有回升趨勢,目前大約是每年300萬袋。咖啡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沒有良好的公路可以把咖啡運到肯尼亞的蒙巴薩(蒙巴薩)或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達累斯薩拉姆)等港口。
篩選咖啡豆(烏干達)
為了提高咖啡質量和降低成本,1990年11月烏干達取消了咖啡經營委員會(咖啡銷售局,簡稱中巴)的獨家經營權。原來由咖啡經營委員會負責的絕大部分工作現已交給合作組織管理。私有化的咖啡來所造的出口收入佔全國的2 / 3,因此政府便對咖啡行來實行徵稅,希望藉此增加急需的收入。但事與願違,這反而引起咖啡出口下降了20%,咖啡走私也愈來愈嚴重。
像坦桑尼亞一樣,近年來咖啡價格的上漲鼓勵了農場主重返莊園,一度廢棄的土地重新開墾種植咖啡,烏干達咖啡業看來大有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