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8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5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宋代身兼上下茅山兩派祖師的白玉蟾,本姓葛,名長庚,原籍福州閩清縣人氏。他的祖父葛有興給朝廷派到瓊州去做教官,從此落籍,到長庚出生便已是瓊州第三代。那瓊州,即是如今的海南島,在宋代時是天涯海角窮鄉僻壤之地。葛家本非富有,流籍在此蠻荒,過得一代便已貧困不堪。他父親名叫葛振業,是個窮秀才,娶土人女為妻,仗著教幾個小小童蒙渡日。於宋光宗紹熙五年三月十五夜,忽然得夢,有一道人以一枚白玉蟾蜍相授,夢醒,夫人已產下一子,因便名此子為長庚,乳名玉蟾。
然而才過得四年,那葛有興跟葛振業父子二人相繼病逝,餘下長庚母子兩個,好不淒涼。那母親便帶著長庚去改嫁了,說也奇怪,改嫁的那人家恰恰姓白,因此便將葛長庚之名索性改為白玉蟾。
那白姓人家聽見白玉蟾應異夢而生,因此也肯栽培他,給他供書教學,到了他十歲那年,塾師說他讀書長進,作的詩也精通,主張送他到廣州去應童子科,白家也歡喜,便張羅旅費,託行商的鄉里帶他去應試。端的是滿懷希望,望子成龍。
那時的考試制度很講究世族聲望,師門來歷,如果系出名門,或者是名儒的弟子,便很容中式,如若不然,那就真要憑命運安排。
且說那白玉蟾去應童子試,試官一見這瓊州鄉下仔,心中已不高興,於是便以「織機」為題,命他賦詩。這題目已明欺他是小戶人家鄉下仔。白玉蟾得題,應聲吟道──
「大地山河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虛空白處做一疋,日月雙梭天外飛。」
試官一聽,好大口氣,日月都只是你的織梭,整個虛空都只是你織出來的一疋布,於是拍案喝道:「好一個狂生!」
那白玉蟾給試官一喝,心知中式無望,便退出試場,隨鄉人回家了。白家一聽考試不中,也不問情由便打了白玉蟾一頓,真的冤哉枉也。從此便不再教他詩書,只著他看牛耕田。
到了十六歲,白玉蟾離家,帶著老母給的三百文錢,白家的一柄雨傘,幾件隨身衣服,便渡海至漳州,從此在閩西粵北一帶流浪,還做過卑田院的乞兒,後來儲得點盤纏,便上江西龍虎山去,想入張天師門下。那些知客道人見他衣衫襤褸,隨便給點冷飯,招待他住宿一夜,便趕他下山。
原來在白玉蟾以前,上茅山並無畫符噀水、驅邪治鬼之法,只一味修真,及至白玉蟾之後,上茅山才有神霄派,跟龍虎山張天師分庭抗禮。接著,連上茅山原來的清微派也用雷法來畫符作法了。當日龍虎山的知客道人若有慧眼,肯把白玉蟾收留,那麼,這奇才便已入張天師門下。
那白玉蟾果然利害,先學到上茅山的雷法,後來還拜南宗四祖陳泥丸為師,又學到丹法,不久也就名動帝都,受到宋理宗的賞賜。據道門記載,他曾經在王公大臣面前,用雷法召來仙女。其時正作夜宴,各人正顧飲得高興,忽地庭前天際擁起祥雲,只見四個仙姬正踏雲而來,於是個個停杯,人人驚訝。
他們眼見仙姬是朝著庭院飄來,卻忽地祥光一閃,仙姬卻轉一個彎又飄上天了。這時,卻只聽見白玉蟾跌足呼道:「可惜可惜!」
人們問他可惜甚麼,他說:「列位大人中,有人對仙姬動了色心,所以她們就不來了。我本來請她們攜來王母的仙酒,那還不可惜。」
給他這麼一說,席上的官員都不說話。大概人人撫心自問,誰都起過那麼的一點色心。正尷尬間,雲消霧散,仙姬都不見了。
這一套仙術,依王亭之的見解,應該亦即是繩技戲法(後詳)。白玉蟾表演時當然有助手,但縱然如此,戲法的難度亦實在高也。如是,白玉蟾遂名震天下,神霄派亦確立其江湖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