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文化] 大霸尖山是賽夏族的發源聖地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15 02:14: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傳說中大霸尖山是賽夏族人繁殖的發祥地,所以至今,仍被賽夏族人視為祖山。洪水時期,有謂他們南下到達阿里
山附近,再沿著海邊到達竹南、後龍一帶居住,接著再往山裡走,竹北、北埔都曾經居住過,而到達目前定居的苗栗縣南庄鄉以及新竹縣的五峰鄉。

賽夏族以大霸尖山為發祥地,其領域一直受到平埔族、泰雅族、漢族之擠壓侵佔,因此,賽夏族人自古對於族群存
亡絕續之危機感較別族為深,尤其目前各氏族更需要互相扶持、團結合作,以化解族群滅絕的危機。

大霸尖山是一座奇峰,其標高為三千四百九十二公尺,與中央尖山、達芬尖山合稱「台灣三尖」,亦為「台灣百岳
」之一,近年來,大霸尖山為國內最熱門的單峰攀登路線之一。

俞錚浩〈大霸尖山巡禮〉云:大霸尖山登山步道,目前經台灣省旅遊局選定為「台灣十二風景名勝」,不管在人文  
史蹟的文化觀點、奇特的地形環境景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都是值得國人觀賞的旅遊聖地。  

依據文獻記載,居住在新竹縣五峰鄉的泰雅族與賽夏族、尖石鄉的泰雅族、苗栗縣泰安鄉的泰雅族,都奉大霸尖山  
為祖先發祥之地。他們堅信太古的時候,高山上有一個佈滿苔蘚「巨岩」,自然裂開而生出一男一女,結為夫妻,成為人類的始祖。因為地分狹小,後來分居於山下各地,繁衍子孫。巨岩的泰雅語原稱因部族與部落的不同而稱之Papak Waa、Papak Waka、Papak Mayan等,原意均為「裂岩如耳」,亦即大霸尖山。大霸尖山因為險峻危峰,
四面懸岩峭壁,並且也是黥面的泰雅族百般阻擾登頂的聖山靈峰,長期以來一直拒人於千里之外。直到一九二七年日人沼井鐵太郎、瀨古喜三郎、中曾根武等一行四十人(含當時薩克亞金社族人)攀登成功,而正式有人類的足跡記錄。大霸尖山是日據時代日人所命名,但不知是何人於何時命名,僅知在一九二七年八月首登前後,已廣泛被稱為「大霸尖山」,亦有人稱為「熬酒桶山」。  

大霸尖山不但是泰雅族人傳說中的祖先的發祥地,同時它也是賽夏族人傳說中祖先的發祥聖地。陳春欽〈向天湖賽夏族的故事〉載「大霸尖山上的兩尊石像」:在大霸尖山上,有兩尊石頭長成的人像,一男一女,男為賽夏族分姓的始祖Ebe-na-bon,女的就是他的太太Maja-nabon。這兩尊石像一男一女,一高一矮,我們如果到大霸尖山打獵時,不能對這兩尊石像講壞話。如果出言不遜,就會被一陣突然掀起的風暴吹失,有時甚至有生命的危險。有一次,四個住在萬大的泰雅人,到大霸尖山去打獵,他們也聽說過,不能對這兩尊石像說壞話。但四個之中有三個不相信,當他們走到距石像一千公尺的地方,這三個不信的人,就指著石像說:「我們如果用箭來射這兩塊石頭,它也會倒下去的。」於是他們自己就開始吃帶去的米糕,而將包米糕的葉子取下來,包起泥土送給這兩塊石頭吃。  

當他們吃完米糕,剛起身走不到兩步,石像近處就突然起了一陣狂風,將三個不信者,吹得很高很高,一下子就看
不見了。另外一個也被吹進山洞裡面,他此時驚懼得不敢呼叫,眼睛一邊已瞎,才慢慢地從山洞裡摸出來,一到大路,看風勢已息,才趕忙跑回家,身上只帶著弓箭,獵獲的山肉也丟掉了,直到晚上才回到家裡。

一回到家,他父親問他同去的另外三個人,怎麼沒有回來,為什麼左邊的眼睛,被打成這樣子。他才將剛發生的事
,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次日,那三個不信者的兄弟們集合起來要到大霸尖山去報仇。這些報復者在途中就被風雨阻擋了去路,剛在猶豫之際,老人們追上了,才勸阻他們別在盲闖,要這些報復者一道回來。

發生此事之後,萬大的老人們才對年輕人說道:「你們以後到石像的地方打獵,不要講壞話觸犯它,所帶的飯包要
分一些給它們吃,如果打獵獵獲了山肉,也要送一些給它,千萬不可亂來,以免發生同樣的事」。

……「以後到該地打獵,不可以講日本話、泰雅話、客家話,一定要講賽夏話,因為Ebe-nabon是賽夏族的始祖」。又如果到大霸尖山打獵,一定要帶黑色的獵狗,不可以帶白 色的獵狗,如果帶白色的獵狗,則獵不到山肉,獵狗也會失 蹤的。

本則神話敘述了賽夏人對於其聖山大霸尖山有關的禁忌,尤其是狩獵的禁忌尤須遵守,否則觸犯了會得到報應。

賽夏人認為大霸尖山上有一男一女兩尊石像,這兩尊石像就是賽夏人的始祖。他們很尊敬這兩尊石像,如果到大霸
尖山狩獵的時候,不可以講石像的壞話,要恭敬之,帶飯包要分一些給石像吃,獵獲山肉也要供奉一些給石像始祖吃。可見賽夏族對大霸尖山是如何的尊敬。

據林衡立〈台灣土著諸族的發祥與遷移〉載:賽夏族分南北二方言群,其發祥地則一,為大霸尖山,移住西方的前
山,分散於發源於大霸尖山之三溪(大嵙崁、鳳山、木安)溪谷間之廣大地域,由此更分之下山麓。後來泰耶族由深山進入,蠶食本族山中領域,而其平地領域復受平埔族、漢人之侵占,因而極度縮小其族域,復因不明之原因極度減少其人口,終於踞蹐於小山鵝公髻之南北麓。

目前賽夏族居住的領域極度縮小,原因是在古代時其在山中的領域為泰雅族人所蠶食;而其在平原的領域復為平埔  
族與漢族所侵占,因此退居於鵝公髻山南北麓了。
  
又據《新竹縣誌稿》卷一〈沿革誌〉第四章載:永曆三十六年,清使降將施琅,集中水師,窺侵台灣。延平郡王克  
塽,派兵遣將,固守台灣北部,修築淡水、雞籠炮壘。而徵召沿途原住民社運糧,因督責過酷,至遭北部原住民反抗,竹塹原住民社亦響應之,克塽遣陳絳征討原住民,竹塹社因 丁口少,或遁入深山,依泰雅族而居。  

在明鄭時,賽夏人居住於竹塹(今新竹市),因鄭克爽遣陳絳征伐,賽夏人無力抵抗,自此遁入深山,與泰雅族毗
鄰而居。陳春欽〈賽夏族的宗教及其社會功能〉云:泰雅族和賽夏族比鄰而居,已有二百年以上之歷史,而賽夏族與泰雅族間之聯婚則至少有一百年以上之久,故言今日之每一賽夏族人血統中含有泰雅族之成分者,蓋不過分。使賽夏族不得不與外族聯婚之原因在該族人口稀少,又氏族觀念堅韌,同一氏族之成員嚴格禁婚。同時也是因為嚴格的氏族組織,使人口稀少之賽夏族免於被泰雅族同化。或謂漢人不法之徒曾藏匿山區而成賽夏人,或賽夏人抱養平地小孩者,則賽夏人之有漢人血統蓋無疑也。

賽夏族人因與泰雅族人毗鄰而居,久之就外族互通聯婚了,所以賽夏人有泰雅族的血統。賽夏人之血統也有漢人的
血統,如清際至日據時漢人不法之徒藏匿賽夏族地區而變成了賽夏人。又賽夏人也會抱養漢人小孩為子息,也娶漢人女子為妻,所以賽夏人也有漢人的血統。

文出:《田哲益探索文化研究室》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4 17: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