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6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2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北投此地古時屬於芝蘭二堡,日本佔據台灣時於當地新設一庄,名為「北投庄」,隸屬於七星郡,在大戰後併入大台北市範圍之內。此地原本是平埔族北投內社所在地,「北投」之名亦譯自平埔族語。北投社原本分為內、外二社,內社在今日的北投附近,而外社則在今日的淡水鎮北投子。「北投」在平埔族語中即是「女巫」之意,不禁讓人懷疑是否當時曾真有女巫在此地居住,因此而使平埔族人以女巫為此地命名?
北投及附近陽明山、竹子湖一帶,皆屬於硫磺之盛產地,早在西班牙人佔領北部時代即已有清楚之紀錄表示因當時北投社生產硫磺,吸引中國漢人到此地,並與土人做交易。清康熙二十三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所著之《台灣記略》亦有相關記載:「磺產於上淡水,土人取之易鹽米菸布。」又《淡水廳志》亦云:「淡北大屯山邊,出磺之土,謂之竹筍云云」;到了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至此地探查,於今日士林附近設鑊,開始從事製煉事業,因此《裨海紀遊》就此事加以記載曰:「當時先與土著平埔族訂約,給與燒酒、糖丸飲食,又以布交換平埔族的硫土,大約以布七尺易土一筐,如此可得二百七、八十斤云云。」
除硫磺外,北投又有溫泉,可分為兩種,一為「泉池」,屬於單純泉,無色無臭,透明澄澈,浴飲皆可;一為「泉流」,屬於氧化鹽類泉,雖亦為透明無色,味道卻十分酸烈。與北部其他地方相較之下,北投一地顯然開發較為遲緩,早期幾為無人之地,直至日本政府佔據台灣時期,始為積極發展開拓,廣為興建浴室、開設溫泉旅社,一時竟成為北台灣頗負盛名之著名遊浴之所。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