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
- 最後登錄
- 2019-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0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315
- 相冊
- 16
- 日誌
- 25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文判官與武判官
判官原本是屬於人間的官職,唐朝的節度使、觀察使等,即設有判官一職,輔佐長官總理日常各項的大小事務。 五代時判官領州郡事,成為州府職官。 宋朝沿用唐朝的官制,元代時改為各州府設置判官,而到了明朝則僅有州設置判官。 總而言之,判官是地方長官的幕僚,輔助長官處理政事。
而在人們的想法中,城隍爺是個綜理地方大小事務的陰間縣太爺,其人員組織編制理當像陽世間的縣太爺一般,因此在城隍爺的侍從中出現了判官一職。
在城隍爺的左右從祀中,文判官的職務相當等於衙門裡的左典史,左手握有生死簿,調查人民素行的善惡及壽夭,執行各司的的判文或檢閱記錄。 而武判官則是相當於右典史,對於犯行業已判明者,右手則舉執行刑罰。
城隍爺的從屬有文武判、六司、牛爺馬爺、範將軍謝將軍、三十六關將。 文判官右手持筆左手持生死簿,負責調查人民品德的善惡與壽夭作為判決書,或審理其他案件;武判官則是在文判官判決後,負責執行犯人應得的懲罰。 六司即延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 牛爺與馬爺本為閻羅王的從屬,乃站在陰陽之間奈何橋的守衛。 神座兩旁邊附祀兩位大將,左為謝將軍即謝必安,俗稱“七爺”,高舉'火簽'牌。 右為範將軍即範無救,俗稱“八爺”,左手掌手銬腳鍊,右手拿'賞善罰惡'四字牌,張牙舞爪,神氣十分嚇人。 範、謝將軍,一高一矮、一黑一白,也就是黑無常及白無常,其職責乃是押解犯人到城隍爺的法庭,專司緝捕鬼魂及惡鬼,負有維持陰間秩序的職責。 城隍廟大都陰森肅穆,神前設判官、查案司、日夜巡撫等,手執刑具,兩廊吏屬、皂隸、牛頭馬面等,設置一如公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