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后 土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口業啊!!口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釣魚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1 21:31: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后 土 的傳說共有四種:
所謂后土, 就是高厚土地, 亦即高原的意思, 它代表青康藏高原; 中國古代帝王燧人氏. 伏羲氏. 女媧, 及黃老, 都來自甘肅天水 , 這一族群產生的文化 , 認為祖先來源於西藏, 順著黃河遷徙到中原, 每當人亡, 將墳墓高壟, 立個"后土" 於前 , 有" 魂歸故鄉-西藏高原 "的繫念。

另一說,后土, 意指上古時代地皇氏的母親--后土夫人; 中國西南岷山與隴山之間有后土夫人, 生子十一人, 以地為姓, 長曰地铿, 兄弟俱少, 有聖德,天皇氏終世, 天皇氏兄弟共推地鏗為君, 是為地皇氏。地皇氏, 長相蝦目. 馬踶. 超頦. 绂首, 能察天地鈞軸旋轉之理.。   相傳西藏地底 , 有一幽冥世界 , 它有日月星辰, 但無太陽炎熱的景象, 人類生物逝世後, 魂魄都要回歸這裡, 這個地底幽冥由地皇氏的母親--后土夫人管轄, 所有魂魄必須在此重塑新的生命基因, 因此人死後,在墳墓立后土位,表示魂歸幽冥世界。

神農的后代子孫-后土,號鵊治, 任黃帝司李官, 治理北方領域, 後來掌刑部戮罰,因為他規劃九州疆土,功高德厚,故以后土尊稱。

也有人把地球大地尊稱"地母娘娘",因為地母滋養萬物, 生育功德至高至厚,所謂 "后" , 就是聖贊的意思,故歷代神稱"后土皇地祇"。

      后土 , 代表大地神格, 所以3. 4兩項,在道教、儒教中,歸屬陽間-地祇神。

     而1.2 兩項,豎立在墳墓前頭的后土 ,則屬幽冥神。

    福德正神泛指一般地方土地的小保護神[土地公],所以陰陽兩界都有祂的存在。民間習俗漸漸把后土、福德正神混為一體。

     山西后土祠始建於西漢后元元年(西元163年),名為“汾陰廟”,舊址在“魏睢”。唐宋多次增建和修葺。明、清之際,因黃河屢次氾濫,幾經遷徙、重建至今地。現存建築有山門、戲臺、獻殿、后土大殿、東西虎殿以及馳名中外的秋風樓,占地面積2.5萬多平方米。

     自漢武帝開“幸汾陰,祀后土”之風,兩漢至唐宋間的許多皇帝如劉詢、劉秀、李隆基、趙桓等,均幾下河東親臨致祭,以祈福佑民。漢武帝不僅四次駕幸汾陰祀祭,並在此寫下了千古名篇《秋風辭》,宋真宗亦親撰了《汾陰二聖配饗銘》,后均刻石立碑,至今完好地保存於祠內。

     祠前的連三“品”字開戲臺,佈局特殊,形制罕見;祠后的壓軸建築秋風樓,崇俊壯麗,勢淩霄漢。登樓遠眺,山河風光,人文勝景,盡入眼簾。

     萬榮縣西南40公里處廟前村的汾陰后土祠,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后土娘娘廟。據祠中保存完好的《歷朝立廟致祠實跡》碑記和《蒲州府記》記載,“軒轅氏祀地祈掃地為壇于睢上,二帝八員有司,三王澤歲舉”。到漢代,進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來這裏舉行一次大祀。漢武帝劉徹時更是東嶽封禪,汾陰祀土,於元鼎四年(西元前113年)擴建汾陰后土祠,定為國家祠廟,作為巡行之地。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儀式隆重無比。漢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東漢光武帝等先后來此祭祀達11次之多。唐時,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年間三次來此祭祀,並擴建祠廟。宋真宗趙桓大中祥符四年也來此祭祀,為這次祭祀活動,撥款對后土祠進行了修葺。明萬曆年間,因黃河沖刷,后土祠陷入黃河,經先后兩次遷建,又均被黃河吞沒,現存建築是清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新選廟址重建。  

      祠內現存建築有山門、品字台、獻殿、香廳、正殿,東西五虎殿,宋真宗碑等。藏有漢武帝秋風辭碑的秋風樓,就是在正殿后面中軸線北端。后土娘娘塑像,靈踞正殿之中,歷來為人們崇拜敬仰。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為后土娘娘廟會,也是后土大祀之日。


資料來源--國家之窗


《 本帖最後由 堡主 於 2011-2-21 21:46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3 06: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