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2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弄龍---3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口業啊!!口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釣魚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1 22:31: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閩南語將舞龍稱為“弄龍”,每年春節、元宵或其他寺廟盛會慶典舞弄。

  龍的形象各有特色。龍身用竹蔑紮成空心圓筒,中間穿以木柄以便手擎,節數十餘節不等,兩頭為龍首及龍尾,裹以彩繪之布質龍身,稱為“布龍”;如每一節內可以點燭者,稱為“龍燈”,亦稱“火龍”;此外尚有由蝴蝶狀組成的“百葉龍”,點燃炷香的“香火龍”,用木板凳組成的“板凳龍”,以及由稻草紮成的“草龍”等。


 

 
 

 
 

弄龍分有男龍隊、女龍隊、兒童龍隊。龍的身長大致為20至60米、20至50節,操演者20至50人。弄龍時,在鼓樂伴奏下,先由一人持彩球引龍作舞,是謂“遊龍戲珠”。龍珠掣動全局,舉珠者,要有武功,翻、滾、打、鬥都運用戲曲武打程式,龍頭隨珠舞動,龍身節節相隨,龍尾擺動殿後。弄龍的全程為:“青龍出海”、“騰雲駕霧”、“龍遊鯉城”、“跳躍龍門”、“龍盤礁石”、“青龍滾珠”等。

弄龍時,一般是男隊只打擊樂,女隊加奏管弦。而舞龍隊伍,文武結合,有時結合“拍胸舞”、“踢球舞”及“豐收舞”等,也有持刀持棍者,在旁打南少林套路武功技法,加強氣氛。

另有一種"香龍舞",以粗草繩或麻繩紮成龍脊,在龍脊上點香,使其成為一條舞動著的火龍。長度不如布製的"龍",舞動時也沒有它的靈活,動作套路也較簡單,只為迎神賽會所專用。解放後己少見。中國民間"舞龍"起始很早,泉州地區究竟始見何時不見記載。但從其稱為"弄龍"與唐特有的"戲弄"聯繫,可能不遲於唐,泉州即有"弄龍"這一表演形式。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2-23 14:31:40 |只看該作者
以前在老家 都是駐地部隊的阿兵哥(海軍陸戰隊) 過年出來熱鬧一下..

自從部隊縮編以後 我們的弄龍就昇天了...

年獸不見了 只能在桌上弄弄紅中白板了..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 天地何處不悠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 04: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