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4-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63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016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先看豆子有沒有飽滿,每一顆的顆粒大小相似,你甚至可以吃吃看,挑你喜歡的味道。
咖啡豆表面出油有以下兩種原因:
咖啡豆不新鮮則表面會出油
無論烘焙程度深淺,只要擺放超過兩週表面便會有點狀出油甚至全面出油。外表出油的咖啡豆如果儲存不當又沒有盡快飲用完畢,很容易與空氣中氧產生氧化作用,使咖啡出現油臭味。因此只要是不新鮮的咖啡,外表大抵上都是油光閃閃的。反之,新鮮烘焙的中淺焙咖啡豆表面應該乾淨沒有出油現象。因此如果您購買的是採用中、淺烘焙的咖啡(如肯亞、耶加雪啡),表面應該是沒有油光的。
深度烘焙則表面會出油
採用重烘焙方式的咖啡豆,即使剛出爐不久表面亦有油光,對深焙咖啡豆而言,表面出油乃正常現象。
您可以用以下方式判斷手邊的咖啡是否新鮮:
咖啡豆不新鮮則表面會出油,產生臭油味
無論烘焙程度深淺,只要擺放超過兩週表面便會有點狀出油甚至全面出油。外表出油的咖啡豆如果儲存不當又沒有盡快飲用完畢,很容易與空氣中氧產生氧化作用,使咖啡出現油臭味。因此只要是不新鮮的咖啡,外表大抵上都是油光閃閃的。反之,新鮮烘焙的中淺焙咖啡豆表面應該乾淨沒有出油現象。如果您手邊的咖啡豆並非重烘焙(色澤接近黑色)卻油光閃閃,很可能是已經擺放過久。如果表面出油嚴重,聞起來有股不新鮮的油臭味(這個判斷需要一些經驗,如果您經常聞新鮮烘焙咖啡的香味,想必很容易發現不新鮮咖啡豆特有的油臭味道),建議您別再飲用。
以泡沫或Crema判斷
新鮮的咖啡煮好時咖啡色的泡沫特別多,反之,不新鮮的咖啡豆沖煮時不會產生大量的棕色泡沫。如果您有義式濃縮咖啡機,則更容易分別出咖啡豆的新鮮度!新鮮烘焙的咖啡煮出的濃縮咖啡(Espresso)表面有濃厚的脂狀克麗瑪(Crema),咖啡流至杯內應該是膠質濃厚有如糖漿狀,反之若咖啡豆不新鮮,Crema量大幅減少至薄薄一層,並以噴賤方式快速地流至杯內。
以磨粉香氣判斷
研磨少許,鼻子接近聞聞看它的乾香氣, 新鮮的咖啡研磨後香氣沖鼻而強烈,不新鮮的咖啡研磨後香氣較淡而不強烈。
儲存越久的生豆風味未必越差!
習慣上,我們稱呼採收後已儲放一年的咖啡生豆為「一年豆」(Past Crop)、已儲放兩年以上者稱為「多年豆」(Old Crop)。經驗告訴我們,新鮮採收的新豆(New Crop)與一年豆、多年豆之間,風味何優何劣,並沒有一定的區分。除去每個產季、同一產區生產咖啡豆風味皆有差異不談,就單一收成(Crop)而言,有的咖啡豆在新豆時風味最明亮優美,有的咖啡豆卻在擺放一年後(前提是良好的儲存條件之下)風味達到頂峰,亦有少數咖啡豆需要擺放多年之後,風味最為醇厚迷人(風味佳的多年豆稱之為陳年咖啡Aged Coffee)。
一般而言,產於高海拔、酸性優美明亮的咖啡豆不適合多年儲存、例如「肯亞」。產於相對較低海拔,土味(Earthy)較重的咖啡則適合長期儲放,以消除土味留下優雅的甘醇味、如「蘇門答臘」。總之,想要判斷一批咖啡豆風味的好壞,並不能以新舊豆為判斷依據,唯有實際「杯測」(Cupping)才是最好的優劣分辨方式。
有些品質比較好、比較高級的咖啡豆,前面會有圓形痕跡,內有2洞,讓咖啡呼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