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88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節日飲酒是我國各族階層最為集中的飲酒日。由於酒在人們心目中的特殊
位置和祭祀社交等場合的特殊作用,故許多節日皆有飲酒之舉。
【元旦飲酒】 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南北朝時已有了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備辦美味佳餚,和家人在一起舉杯暢飲的風俗,隋唐時除夕守歲飲酒的風俗尤其盛行。
【元宵飲酒】 農曆正月十五 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叫上元節。元宵節起源於漢武帝時 正月十五日 通宵達旦張燈舉行祭祀太一神的活動,佛教傳入國後又融進了燃燈禮佛的內容。民間形成戶戶掛燈,城鄉燈火輝煌的元宵會。初唐之時,已經有了元宵夜相聚宴飲的習俗。
【寒食清明飲酒】「寒食棗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這是唐代詩人自居易在寒食節過棗團店時寫下的詩篇。翠柳、黃鶯和飄香美酒,給人們留下了旅途中寒食節的深刻印象。由於寒食節三天禁煙火吃冷食很不舒服,但是如能喝上點酒暖暖胃就大不相同了,因此寒食飲酒乏舉在人們中普及流傳開來。宋代以後人們把清明節掃墓當作一件大事,並借掃墓之機攜帶酒食,羅列杯盤,互勸酬。
【端午節飲酒】葛蒲酒、雄黃酒是端午節飲用的節令藥酒,端午節飲葛蒲酒之俗大約始於南北朝,因五月是惡月,當時人們相對飲葛蒲酒能辟惡去毒。葛蒲酒最初是以葛蒲為藥材,以黃酒為原酒浸泡兒成。具有開竅、活血、理氣、散風和去濕等功能。明代始有端午節飲少許雄黃酒以解毒辟惡的風俗,雄黃味辛溫有毒,因此端午節飲用的雄黃酒是雄黃和葛蒲一起浸泡的酒,而以純雄黃的酒多做外用殺菌消毒。
【重陽節飲酒】 農曆九月九日 是重陽節,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自漢代開始, 九月九日 登高望遠,配茱萸,飲菊花酒的風俗已形成。據說喝了這兩種東西浸泡的酒,可以消除陽九之厄。
【中秋節飲酒】中秋節飲酒賞月始於宋代,據<東京夢華錄>所載:北宋都城開封在中秋節前,城外皆賣新酒。中秋賞月之時,紛紛登樓飲酒賞月。宋代以後,歷代都盛行中秋賞月飲酒之俗。
曹雪芹紅樓夢裡寫中秋家宴,用的桌凳皆是圓形,以取團圓之意更為別緻。至清代光緒年間,以瓜果、毛豆、雞冠花於庭園拱月。中秋節飲酒吃月餅賞月,至今仍在我國大江南北廣大地區盛行。
文出:台灣紹興故事館 |
|